5月30日,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省政府關於我省友好城市建設情況的報告。據悉,目前,陜西省已與35個國家建立了88對國際友城關係,另有已批待簽友城8對,簽署結好意向書29對,前期聯繫中15對。
據悉,陜西省友城工作在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促進人民之間友好往來的同時,努力發展陜西與世界各國城市間的友好關係,為陜西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我省國際友城已遍佈五大洲,11個市區均已建立了國際友城關係,2017年8月完成了對中亞五國友城全覆蓋。
與此同時,陜西省積極探尋友城間共同點和互補性,推動陜西農業、能源、礦産、建築材料、紡織等産業海外佈局,以“項目友城”為牽引,推進我省優質企業在絲路沿線國家投資發展、轉移優質産能。同時邀請絲路沿線國家友城政府、經貿代表團來陜,參加絲博會、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和專題展覽等,促成了大量合作意向和協議。
陜西省各地市還積極發揮特色優勢,“百花齊放”開拓友城建設新渠道。西安市注重發揮其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大型國際性活動多等優勢,已與26個國家建立31對友城關係。延安市充分發掘紅色文化資源,2017年與埃德加·斯諾的故鄉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城建立了友城關係,2018年與馬克思的故鄉德國萊法州特裏爾市簽署了友城意向書。下一步,我省將積極搭建“省市一體、上下聯動”的友城資源共享平臺,更好地發揮友城在服務經濟、文化、對外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記者 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