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也納的美泉宮夏季音樂會
到柏林愛樂的夏季森林音樂會
再到台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
戶外公演
作為一種提升和改善城市形象
推進城市文化進程的藝術形式
早已在眾多國家
成為重要的文化標簽
西安,這座有著千年曆史的文化古都,也在2013年9月,隨著西安交響樂團的一聲音符,開始了戶外公演的傳統。之後的每年秋天,西安交響樂團都會在西安的地標性建築前,用藝術與市民相遇。
6月2日的大雁塔北廣場
再一次見證了歷史的瞬間
首屆陜西大劇院戶外公演
在優人神鼓的一聲聲擊鼓聲中上演
5萬西安人為同一幕精彩所震撼
被同一個節奏所鼓舞
3次謝幕,7次掌聲
他們,重新定義了歷史
這場演出在25位西安少年的鼓曲《曼達拉的獻禮》中拉開序幕,他們表情肅穆,動作輕盈,用渾厚響亮的鼓聲完成了這座城市藝術與新生的碰撞。
隨後,優人神鼓的藝術總監劉若瑀走上舞臺,與到場的數萬名觀眾分享了這次戶外公演的心聲。
能夠在大雁塔下表演,對優人神鼓來説真是莫大的榮幸,好像有種祝福的力量在背後支撐著我們一樣。這一次我們作為陜西大劇院2018戶外公演的演出團體,首次面對數萬西安觀眾,我們也希望能讓您感受到城市與藝術的直接對話。
——劉若瑀
在這之後,優人神鼓的31位舞者上臺,在千年佛塔之下,似伴著山林裏的艷陽、風雨、寒流、蟲鳴,將肢體動作、舞蹈與擊鼓融為一體。
在天地自然間,于長安眾人中,鼓樂乘風,聲聲入耳。
《勇者之劍》是一齣關於勇士修行之路的作品。
在棒起棒落間探討生命,在起落與幻滅間,用鼓音擊中一城人的心聲,成就動中的永恒,音中的靜謐。
天為幕地為臺,優人的隆隆鼓聲與長安的巍巍佛塔相遇,是珠聯璧合的相宜,更是與生俱來的契合。
不同於其他演出結束時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這場演出的謝幕顯得格外安靜平和,當轟鳴的鼓聲停止,全場觀眾在這棒起棒落間尋到了內心的寧靜。
不只是西安人為之感動,許多外地觀眾也特意趕來,在大雁塔下感受這歷史性的一刻。
來自上海的黃先生説:“這次我是專程來看這場戶外演出的,大雁塔和優人的表演太契合了,只有在西安這樣的古都,才會呈現出傳統文化真正的魅力。”
朋友圈、微博裏更是滿滿的美圖和讚美。這次戶外公演讓每一位市民都有機會近距離感受藝術。藝術並非高高在上,它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希望他們充滿禪意的一聲聲鼓擊
能讓你在繁瑣的生活之外
猶如找到一方凈土
靜下心,體會藝術,感悟生命
感謝他們
提供了50000+的凝神專注
創造了萬人聚合
滿場寧靜的奇跡
在大雁塔下
共同激活長安的心跳
也感謝每一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
一個多月不分晝夜的付出
充分展現了曲江“鐵軍精神”
他們也可以被稱為“勇者”
願鼓聲猶在,餘音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