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西安綠地筆克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經過前期層層篩選,185件科技作品將在大賽中角逐金銀銅獎。這些作品不僅個個含金量高,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大有用處。
智慧監控能識別人臉併發出警報
“這款智慧監控人臉識別系統,不光能識別被監控拍到的清晰面孔,如果犯罪分子經過偽裝後或遮掩過的面孔,我們的系統依然能夠進行人臉識別。”研發這款系統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傳統的監控只能查看監控畫面,而智慧監控人臉識別系統能夠捕捉人臉信息並自動發出提醒或警報。在公共場所,只要人的面孔被攝像頭拍到一次,在監控中通過截圖,得到此人的照片信息,然後通過在系統中進行設置,再次拍到該面孔時,便會發出提示或者警報。
對於經過偽裝的面孔如何識別呢?該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偽裝的面孔,可以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基本還原人物的相貌,並通過系統軟體將手繪的人臉畫面轉換為和公安部信息庫中顏色一樣的標準照片,然後錄入信息庫中。如果監控中再次拍到該面孔便會自動發出警報,提醒注意。“該系統在幫助公安人員破案方面會大有用處,此外,超市、小區裏,如果安裝這個系統,可以有效防止慣偷人員。”
海水淡化裝置僅足球大小
“我們研發的這款可攜式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可用於海上救援、野外探險和缺水地區家庭使用。”這款可攜式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是由南京大學研發的,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由於海水資源豐富,將海水轉化為淡水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一個有效方法。中東地區有大型的海水淡化裝置但是需要消耗石油,而且不環保,如果能將太陽能這種可再生資源利用起來,不僅環保還節省能源。
據介紹,可攜式海水淡化裝置通過一種特殊的納米吸收材料,可以實現90%以上的光吸收和80%以上的光熱轉化效率,通過這種材料將太陽光的能量迅速收集,並將其轉化為熱能對裝置中的海水進行加熱蒸發,析出的鹽分被納米材料收集,直接就可以得到蒸餾水。此外,還可以通過安裝冷卻裝置,加速淡水的收集。“這個裝置之所以叫可攜式,是因為它最小可以做成足球大小,方便攜帶,這樣大小的裝置一天能收集1升淡水,海水早晨裝進去,晚上回來就能喝,對於野外救援、探險等都很實用。”
手機能檢測食品是否安全
手機對著美食真的只能拍照嗎?當然不是,手機對著食物掃一掃,還能檢測食品是否安全。由太原理工大學研發的“基於智慧手機技術對食品中有害物質快速定量檢測系統”通過安裝一款APP,就能實現用手機檢測食品安全與否。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將生物晶片、光電傳感、3D列印和智慧手機技術相結合,研製了這套快速、簡單的食品安全檢測系統。據介紹,光照是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因此該系統包括一個有半個手掌大小的可攜式光學裝置,用來提供均勻光照。“我們會提供一個2毫升的標準試劑,首先我們把提取的樣品放置在生物晶片上,加注試劑,使用納米技術進行信號增強,快速得到檢測結果;然後我們將生物晶片放置到光學裝置中,再利用手機APP進行讀取,所檢測食物的指標就會一目了然。農藥殘留、黴菌毒素等它都能進行檢測。” (記者 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