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問政時刻”聚焦西安市營商環境 三部門“一把手”收到市民一扇門
西安晚報  2018-07-09 08:48:54

  原標題:三部門“一把手” 收到市民一扇門

  【頭條】“問政時刻”聚焦西安市營商環境  三部門“一把手”收到市民一扇門

  市民給3個職能部門領導送來一扇門,希望他們改變工作作風,開門辦事。記者 謝偉 攝

  審批環節多、時限長;“互聯網+政務服務”利用率不高;行政審批標準不統一……7月8日晚8時,2018年第六期《問政時刻》大型電視直播節目犀利開播,直面西安市營商環境存在的諸多短板及弱項,為全力推動營商環境的改善“把脈”。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問詢後,3個被問政部門收到了市民送來的特殊禮物——一扇意味著為企業辦好事、辦實事的“方便之門”。

  曝光 挖出“癥結” 倒逼“療效”

  營商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本期《問政時刻》主要圍繞我市施工許可證辦理、企業獲得電力、不動産登記方面存在的項目審批環節多、時限長、費用高等影響營商環境的現狀,聚焦我市營商環境中“放管服”改革推進緩慢、“互聯網+政務服務”利用率不高、行政審批標準不統一、各區自由裁量空間大、審批事權下放不徹底、政務服務中心職能發揮不充分、仲介(能評、環評等)環節長期缺乏監管等突出問題展開。

  西安市建委、西安市發改委、西安市國土局三部門一把手以及西安供電公司、西安市水務局、西安市工商局、西安市金融辦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當晚的問政。一個個針對營商環境建設問題的短片,曝光了西安市營商服務存在的問題和短板,挖出“癥結”,倒逼“療效”;同時,對標省內外一流服務辦理城市營商環境,通過數據類比,探尋職能部門在減少辦理環節、壓縮辦結時限上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優化審批事項和辦事流程,全力推進我市營商環境的改善提高。

  現場 對標先進尋找差距

  “我市建設項目從立項到規劃、再到施工許可辦理,要經過十幾個審批部門,十幾項中間環節。對標銅川和一些先進城市,我們的問題很多。”針對第一個短片提出的施工許可證辦理難的問題,西安市建委主任苗寶明説,基層服務僵化、決策效率低下、改革不深入是當前施工許可證辦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一把手,負有主要責任。第一輪結束之後,現場觀眾的滿意度為39.88%。

  “施工用電,連接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支柱産業,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很多企業都存在用電難的問題。特別是變電站建設歷史欠賬多,難以落地。”針對這一問題,西安市發改委主任陳長春説,從變電站的佈局上來説,西安市是超前的,問題是規劃選址沒有及時落實,為此將加快審批和協調。

  不動産登記流程複雜、繁瑣,“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無法實現……針對在不動産登記辦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西安市國土局局長馮濤表示,問題客觀存在,下一步將立行立改,有信心將這一工作做到全省最優、全國標杆。對於這一表態,觀眾的現場滿意度達到了48.59%。

  觀察員高山表示,未來西安可以成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窗口,政府部門應該為企業打造一網通的辦事流程,沒有國家規定的辦事流程一律應該取消。

  禮物 “墻”後竟是一扇門

  在總結發言時,陳長春表示,從經濟發展來説,確實電力應該先行,西安市發改委承擔著電力建設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職責,擔負著協調推進、電力規劃、落地、建設的職責。從這個層面來説,這個成績也非常低,提醒我們工作沒有做到位。苗寶明説,電視問政如同一記重錘,反映出西安市建委要改進的工作還有很多,特別是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執行標準不到位等問題。馮濤説,深知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比暴露出的問題還要多。俗話説,良藥苦口利於病 ,因此將把問政作為繼續出發的起點。先進城市能做到的事情,西安也一定能做到。

  節目最後,工作人員將徵集到的送給被問政單位的禮物拿到了現場。與往常不同,當被問政部門的“一把手”拆掉有磚墻圖案的包裝後,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扇門。陳長春説,拆除外包裝的一面墻,意味著給企業開一扇方便的門、便捷的門。苗寶明説,這扇門對市建委來説,意味著要拆除基層執行中的“玻璃門”、決策機制中的“旋轉門”和改革中的“彈簧門”,也意味著為企業打開一扇辦事門。馮濤説,不動産登記的全體人員將打開大門,破除障礙,當好“門迎”。(記者 趙輝)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