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突破1000處
央廣網  2018-07-24 09:33:19

  記者今天(23日)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以及陜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第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近日由陜西省政府正式公佈。至此,陜西全省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突破1000處、共計到達1131處。

  陜西省文物局于2017年2月啟動了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經組織專家反復審核、評估和現場勘察,遴選出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86處,其中古遺址33處、古墓葬4處、古建築56處、石窟寺和石刻11處、近現代史跡和代表性建築174處、其他2處、與已公佈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6處,並分別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陜西省2015年以來先後開展了全省長征主題紀念設施和遺址、長征和抗戰文物等革命文物專題調查工作,此次公佈的白坪陜甘寧邊區兒童保育員小學部舊址、紅軍十五軍團醫院院部舊址等157處革命文物就是歷次革命文物調查的重要發現,佔此次公佈的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總數的約55%、超過了一半的數量;此次公佈的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中除傳統分類外,還將寶雞申新紗廠舊址、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西鳳酒釀酒遺産、宜君旱作梯田等大量的工業遺産、文化景觀等新型文化遺産列入其中,體現了陜西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發展變化的新理念;此次公佈的黑泉驛石窟、劍匣寺石窟、鳳翔雍山血池祭祀遺址、劉家洼墓地等大量文化遺産,囊括了近年來陜西考古發掘、文物調查和科學研究的新成果。

  陜西是文物資源大省,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表明,陜西現有不可移動文物49058處,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世界文化遺産3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處。自1956年以來,陜西先後公佈了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使一大批重要文化遺産得到妥善有效保護,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在處理文物保護與建設開發的矛盾中,核定公佈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制止違法拆除和損壞文物最有力的保障,確保了文化遺産的安全。(記者雷愷)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