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設市一年來,神木市緊盯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目標,下大氣力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全力向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邁進。
28歲的俄羅斯研究生塔琦精通中文、英語、意大利語、法語四種語言。在神木市招賢納士活動中,塔琦從北京來到神木市,成為神木中學的英語教師。撤縣設市後,神木市首先通過機制保障吸引多名優秀人才,每年計劃拿出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人才引進培養獎勵。
神木市委人才辦副主任郭磊:“我們從坐等賢才到主動上門求賢,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量保障,讓我們一年完成過去幾年的人才引進計劃。”
從縣到市,一字之差,給神木市帶來“洼地效應”,吸引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主動前來洽談對接。今年上半年,神木市完成全年招商任務的76%,同比增長127.6%。總投資255億元的5個重大項目落地。
神木市招商服務局副局長高雲鵬:“和企業交流的平臺和層次就提高了,我們出去對接時企業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可能是企業的一把手親自和我們對接洽談,對項目後期的落地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年來,神木市將工作重心轉向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方面,加快發展培育接續産業、循環産業、新興産業等多種産業;建成了十大生態基地、3萬畝生態工業園區、十大綠色鎮和百個綠色村;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0.01%,排名全省第一。
神木市民:“我感覺變化最大的就是城市綠化越來越好了,走到哪都是綠樹成蔭,空氣也很清新,感覺我們神木現在是一個生態良好、景色秀美、宜居宜業的城市。”
神木市發改局副局長高海雄:“我們擁有和榆林市一樣的市一級審批權,我們充分利用這個,擴權賦能,在全國招大引強。主動融入市一級甚至省一級工作平臺來思考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要緊盯國內一流的地級市標準,看齊國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轉型這個標杆,來定位我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