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陜西省環保廳召開“2018年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情況”新聞發佈會,記者了解到,西安市共“揪住”存在大氣污染問題的重點涉氣企業、行業和點位1280家,佔檢查單位的41.8%。
為持續改善關中地區大氣環境品質,省環保廳從6月11日至7月13日,對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韓城市及楊淩示範區、西鹹新區8市(區)進行了大氣污染防治督查。
據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局長孟衛萍介紹,督查組檢查企事業單位和重點點位8221家(個),發現存在環境問題3937家,佔檢查總數的47.9%。其中涉氣企業612家,“散亂污”企業942家,燃煤鍋爐拆改未按期完成209家,揚塵管控不到位637家,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不徹底737家,餐飲油煙治理不到位493家,清潔取暖燃煤取代工作滯後80家,高排放機動車污染治理26家,其他環境問題201家。對存在的環境問題,要求限期整改2931家,立案處罰792家,停産治理191家,查封扣押149家,關停取締644家,市級掛牌督辦7家,移送公安機關適用行政拘留17家,問責行業監管部門責任76起。
督查結果顯示,西安市共檢查重點涉氣企業、行業和點位3064家,發現存在問題1280家,佔檢查單位的41.8%。寶雞市共檢查1022家,發現存在問題609家,佔檢查單位的59.6%。咸陽市共檢查1449家,發現存在問題597家,佔檢查單位的41.2%。西鹹新區共檢查702家,發現存在問題273家,佔檢查單位的38.9%。
針對存在的問題,陜西省環保廳要求被督查市(區)制定整改方案,立行立改。對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要求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採取掛牌督辦、公開約談、立案處罰、限期整改、停産治理、關停取締、移送公安、責任追究等措施嚴厲查處。
此次整改中,西安市被限期整改980家,立案處罰293家,停産治理82家,查封扣押149家,關停取締148家,移送公安機關適用行政拘留7家,問責行業監管部門責任44起。
據了解,陜西省環保廳將進一步公開曝光存在問題,對存在問題最嚴重的10個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約談。同時,實行量化問責,對整改不重視,整改不力,空氣品質持續惡化的縣區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追究其相關責任。(記者 高樂 見習記者 黃曉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