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陳倉:我一直以 陜西作家自居
西安晚報  2018-08-21 09:34:48

  陳倉:我一直以 陜西作家自居

  陳倉亮相上海書展受訪者供圖

  陳倉:我一直以 陜西作家自居

  陳倉新作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陜籍70後作家四部新作亮相上海書展 陳倉:我一直以 陜西作家自居

       這兩天,一條從上海書展傳出的消息刷爆很多文朋詩友們的朋友圈:繼2015年推出8本進城系列小説集後,陜西籍70後作家陳倉近日在上海書展上再次推出了自己的四部新作!這一消息,讓外界再次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陜西文學。

  根和魂已深深埋于陜西

  記者昨日了解到,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陳倉四部新作,17日在上海書展上首發。當天,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偉,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著名作家、詩人趙麗宏,著名華文女作家戴小華等和300余名讀者出席了首發式。

  陜西籍“70後”作家陳倉,從1994年起開始詩歌創作,目前已累計發表詩歌上千首。從2012年起,他創作的進城系列小説引起巨大關注,作品被《小説選刊》《新華文摘》等權威期刊廣泛轉載。陳倉被認為是“70後”作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著名作家賈平凹稱他是“把故鄉扛在脊背上到處跑”的作家。

  陳倉昨日告訴記者:“我雖然人不在陜西,但一直以陜西作家自居。”他説,在這個大移民時代,用地域來定義作家似乎是不準確的。比如他雖然在上海生活,但不僅生在陜西,在陜西長大,戶口在陜西,説的是陜西話,心心唸唸的也在陜西,他的親人如今仍然生活在陜西,他對陜西這片土地充滿深情,他的根和魂已經深深埋于陜西,大部分作品書寫的仍然是陜西風土人物。

  自稱是小説戰線的“90後”

  陳倉這次集中首發的四本書共計100萬字,包括40萬字的長篇小説《后土寺》、20萬字的長篇非虛構作品《預言家》、4000行的長詩《醒神》、28萬字的紮根系列作品《地下三尺》,以四種文學形式反映大移民時代的人們,如何懸浮,如何安家,如何紮根,如何尋求靈魂的安妥,提醒人們尊重土地,熱愛土地上生長的萬物,以善良而寬容的生活,以傳統道德文明的回歸,再造一個靈魂與肉體彼此融合的新故鄉。

  記者獲悉,在剛剛揭曉的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選中,陳倉有1部詩集4部中篇小説參評,但是最後落選了。昨日問及此話題時,陳倉笑著説:“我自己從前到後,都沒有覺得我配拿這個獎。這次‘70後’作家在魯獎中大面積亮相,説明一代作家成長起來了。看到那些熟悉的朋友獲獎,我非常高興。我雖然也是‘70後’,但我寫詩時間長,寫小説僅僅有六年時間,充其量算個小説戰線的‘90後’。”

  陳倉説,不獲獎也是好事,自己會繼續努力朝著最好的方向去寫。畢竟,作家以作品為重,作品寫好了,經受住時間考驗了,時間才是最好的獎勵。(記者 張靜)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