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北麓生態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周至縣始終按照“全面徹底排查、紮實徹底查清、堅決徹底整改、嚴肅徹底查處”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整治不徹底絕不收兵,堅決打好秦嶺保衛戰。
深入拉網排查研判
全面推進拆違工作
周至成立了縣“拉網式排查”工作組,下設“一辦十二組”,負責全縣拉網式排查的統籌協調、排查核查、督辦落實等工作。召開縣鎮村拉網式排查動員培訓會,明確排查要求和工作職責。19名縣級領導和12個工作組“一對一”聯繫沿山及山區12個鎮,一線督導拉網式排查核查工作落實。73名包村鎮級領導包抓98個行政村(社區),鎮機關抽調專人和496名村幹部(小組長)協作配合,確保鎮不漏村、村不漏戶,山不漏峪、峪不漏溝地開展自查清查。同時,堅持“一案一冊”,實行日研判制度,抽調12個部門的業務骨幹,每日對排查出的疑似項目進行甄別,對標上級要求,逐一梳理研判,確保每宗每棟情況清楚真實、問題查擺全面充分、政策適用準確到位。
目前,周至縣共排查34904個點位,排查核查出疑似點位75處。下一步,周至縣將繼續加大對秦嶺保護區域內所有在建、已建、擬建項目的排查力度;積極做好已拆違建補植綠化工作,還秦嶺青山綠樹;認真落實“網格長”責任,健全常態化執法巡查機制。加強生態保護宣傳,與“四改兩拆”、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相結合,全面提升秦嶺生態保護整體水準。
積極響應號召
堅決拆除自家違建
在周至縣馬召鎮金盆村舊址植物園,拆下來的舊門窗分散開來堆在地上,二層樓上幾名工人正在拆除房頂上的瓦片。十來天裏,植物園法人田浩學已經自拆420多平方米。
據了解,2006年田浩學承包了六七十畝荒山發展林業種植,並於2007年建了這處二層的自住房。秦嶺北麓違建整治工作開展後,該住房被認定為超面積違建必須拆除,在鎮上工作人員多次做工作後,田浩學終於點了頭並自己找來工人開展前期自拆。
馬召鎮治污減霾辦主任李作棟表示,前期自拆結束後,鎮政府會叫來大型機械,幫助老田拆除二層樓建築主體並及時清運建築垃圾。問起樓房拆除後這塊地方幹啥,田浩學不假思索地説,“種樹麼!咱就是種樹的,政府把垃圾清走後,我再給這塊地方種上樹,也算是為社會作貢獻!”
拆除一處綠化一處
高品質完成綠化工作
在限時完成拆除和清理的同時,按照“拆除一處,綠化一處”的要求,周至縣加快違建拆除點的造林綠化工作,確保秦嶺自然生態得到儘快修復。截至9月3日,已完成齊玉英文化苑、水雲澗等違建拆除點復植綠化1.8萬平方米,種植油松、白皮松4300余株。
乘車順著山路一直前行,蒼山掩映下,九峰鎮耿峪村沿路新植的松樹特別惹眼。兩個星期前,這裡還是幾處龐大的鋼筋水泥建築。眼下,厚厚的黃土上整整齊齊地栽種著泛著新綠的松樹,一眼望去,像是一個個衛士一樣守護著腳下的土地。進山遊玩的市民張國慶説,“之前亂搭亂建跟當地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很不協調,現在違建拆除進行綠化之後,讓人進來之後看到環境特別好,心情非常舒暢,以後我們還會經常來玩!”
周至縣林業局造林綠化科科長田擁軍介紹説,這個違建點原先是耿峪鄉政府所在地,土地性質為建設用地,違建拆除後我們將用地性質改為林地,造林綠化將它永久保護起來。“我們用四天半時間,平整場地6000多平方米,覆土4800多立方米,種植白皮松1600多株,油松105株。造林綠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田擁軍説,為確保復綠效果,所有樹木挖來的時候都帶著很大的營養土球,並且即挖即栽即澆水。後期他們還將請專業的綠化公司對新植樹木除草灌溉、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進行專人跟進。
據悉,為了加快秦嶺北麓違建拆除點造林綠化工作,周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了《秦嶺北麓違法建築拆除點造林綠化工作方案》,由縣林業局牽頭,縣財政局、環保局、城管局、交通局、公安局、審計局、公路段、交警隊等相關部門及鎮政府共同協作,確保拆除一點、交接一處、綠化一處,全方位保障造林綠化工程進度和工程品質。(記者 劉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