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召開 共議傳統文化 振興的當代路徑
人民日報  2018-09-26 11:17:07

  由歐美同學會、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辦,西安市人民政府、中法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日前在西安召開,論壇主題為“‘一帶一路’:文明互鑒與創新”。論壇期間,中法兩國的文化、建築、教育、藝術界知名人士圍繞文化遺産、教育、旅遊、藝術生活等領域展開了對話與交流。作為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的平行論壇和重要組成部分,中法文化遺産保護與增值論壇在世界文化遺産地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博物館舉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連輯談到了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現代的文明生産生活方式客觀上存在一些矛盾,主要體現在四個傾向上:機器生産代替手工技藝、技術代替藝術、實用代替審美、共性代替個性。”解決這些問題,連輯認為,首先需要政府在頂層設計上要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意識並且提供物質支持。其次,也要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再振興的現代途徑。

  來自法國的古建築界代表澤維爾·馬然分享了文化保護方面的經驗。他在法國一家國家認證的古建築協會工作,這個協會屬於公益單位,致力於保護遺産以及遺産的增值。

  據澤維爾·馬然介紹,協會設立獎項嘉獎對古建築保護有貢獻的個人或單位,獎金用來支持古建築維修工作。同時,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有保護意識,協會每年在法國各地都會舉行比賽,讓自願參加的每位學生選擇市政範圍內的一種文化遺産,通過繪畫、寫作等方式參與到比賽中。“在古建築遺産修護方面,很多傳統技藝在不斷消失,所以我們要支持這些手工藝人,讓他們保存技藝,並鼓勵他們把技藝傳承給新生代。”

  協會在2009年還設立了遺産基金會,目標是募集資金以對遺産保護的相關行為體進行支持與幫助。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傳遞手工藝人以及藝術大師的經驗,創造機會讓手工藝人和藝術大師見面交流。澤維爾·馬然説,“我們需要更多的企業或者利益相關方能夠參與這種行動,他們涉及的領域非常寬泛,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記者 張丹華)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