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芳霞: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秦都市報  2018-09-27 10:49:52

  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用自己的青春和愛心默默堅守在三尺講臺,以奉獻書寫無悔人生。她就是陜西省第五屆道德模範、咸陽市永壽縣儀井鎮中心小學教師王芳霞。

  1992年,王芳霞成為永壽縣儀井鎮陸家村初級小學的一名教師。那時,學校條件艱苦,只有幾間破舊的教室,根本談不上教學環境和設備。面對簡陋的條件、艱苦的生活,王芳霞沒有退縮。

  下雨天,她和孩子們在不漏雨的角落照樣上課。孩子們的讀書聲和雨聲在她心中譜出最美的樂章。天有不測風雲,王芳霞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腫脹疼痛難忍。她平時僅靠每瓶不到兩元的藥來止痛。面對病痛和經濟壓力,朋友和家人勸她:“別教書了,出去打工掙錢,既能養家又能治病。”可想到山區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未來的憧憬,王芳霞還是留了下來。

  2004年的一天,王芳霞忽然摔倒。由於長期服用激素藥導致骨質疏鬆,她摔倒後股骨頭骨折,傷勢非常嚴重。病痛的折磨並沒有擊垮她。在學生、家長、同事一次次的安慰和幫助下,半年之後,她站起來了。病情略有好轉,她便多次申請“歸隊”。

  2006年,隨著撤點並校工作的開展,王芳霞被調到了儀井鎮中心小學工作。她細細研讀教材、和學生交流,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她認為只有和學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才能以最直接、最易接受的方式教給學生知識。在教學中,為了使自己的教學知識結構系統化,她主動承擔小學各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從中摸索積累經驗。

  面對農村留守兒童多的實際情況,王芳霞常常和學生監護人聯繫,並開通了“QQ親情熱線”、建了微信群,為孩子和家長架起了一座愛的橋梁,讓孩子得到更多關愛和理解,讓他們能靜心學習、快樂成長。班裏有一位學生是孤兒,沒人照料。王芳霞了解情況後,經常給他送吃送穿,關注他學習、生活中的需求。“只有在這些生活細節中關心學生,才會讓他們感受到更多溫暖。”王芳霞説。

  由於行動不便,王芳霞失去了很多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於是,她便把報紙、雜誌當作良師益友,總結教學中的點滴經驗,先後撰寫了十多篇論文。多年來,她的論文《談趣味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獲國家級一等獎,《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語文老師談閱讀》《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探討》等獲市級一等獎。

  王芳霞執教嚴謹,像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影響帶動著學校的教職員工。她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14年,她榮獲咸陽市“最美鄉村教師”稱號,2015年被授予“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記者 張丹 通訊員 李樺)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