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公佈了2018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參演作品名單,大荔縣劇團的同州梆子《斷橋相會》,南鄭區桄桄劇團的漢調桄桄《韓信拜將·探病》和《韓信拜將·追信》,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的漢調二黃《三哭殿》,以及富平縣阿宮劇團的阿宮腔《王魁負義》將代表陜西參加本次盛典。
據了解,為充分展示和利用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成果,展現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獨特魅力,激發戲曲劇種活力和戲曲院團潛力,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和江蘇省文化廳計劃連續舉辦3屆百戲盛典,在3年內將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經典劇目(摺子戲)集中到昆山進行展演。首屆將於10月拉開大幕,並一直持續到年底。
作為戲曲文化大省,各類戲曲劇種在三秦大地可謂是“百花齊放”。目前陜西共有戲曲劇種26個,其中本土戲曲劇種22個,外省流入戲曲劇種4個。其中秦腔、同州梆子、漢調桄桄、漢調二黃等11個劇種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此外,號稱“天下第一團”的漢調桄桄、弦板腔、阿宮腔、關中秧歌、陜北秧歌、跳戲這6個劇種的最具代表性表演團體均在陜西。(記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