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一台單側乳腺切除術在交大一附院腫外手術室進行,術中通過使用與交大一附院精準外科與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發的“磁懸吊牽拉”系統,盛薇主任醫師、湯小江副主任醫師團隊首次實現主刀單人完成皮瓣游離操作。“磁懸吊牽拉”系統由“磁懸吊”裝置與“磁牽拉”裝置構成,術中利用“磁懸吊”裝置進行深部組織暴露,利用“磁牽拉”裝置進行切緣牽拉。此舉不但節省術中人力、提高操作區域的牽拉暴露效果,同時實現了磁技術在乳腺外科領域的首次應用。
乳腺切除是乳腺外科的常規手術,術中皮瓣游離是手術操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該操作時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牽拉暴露 ,對於臨近切緣的區域暴露效果較好,但對於深部區域,常需要助手將手指探進表皮下,托起深部的皮膚,不僅暴露效果不佳,還佔用術者操作空間,成為皮瓣游離操作過程中的瓶頸問題。此外,進行遠端區域操作時,不得不更換器械位置,造成手術過程連續性的中斷。
創新是學科發展的動力,交叉是創新産生的源泉。精準外科與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磁技術的外科創新研究,獲得多項國家、省級基金資助,並獲得一附院重大新醫療新技術項目支持。磁體之間以“場”的形式進行相互作用,通過控制體外磁體,可以對體內磁體進行自由定位、不受切口限制,在不佔用術者操作空間的基礎上,實現深部組織的懸吊暴露。此外,磁體的錨定作用可以代替人力實現組織牽拉,基於此原理研製的“磁蜘蛛人”裝置已應用於一附院肝移植供肝修整術中。因此,磁技術應用於乳腺切除術中可以解決諸多牽拉暴露相關問題,簡化手術操作。
盛薇主任醫師、湯小江副主任醫師團隊從臨床實際問題出發,與精準外科與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強強聯合、共同攻關,在學科交叉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成功研製出針對乳腺切除術應用的“磁懸吊牽拉”系統,首次將磁技術引入乳腺外科領域。湯小江副主任醫師表示,磁技術在乳腺外科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磁懸吊牽拉”系統未來有望在乳腺腔鏡、乳腺假體植入等手術操作中發揮更令人驚喜的作用。(通訊員 李晨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