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具有鮮明陜西特色的廣場舞《眉碗新韻》,今天(10月14日)亮相渭南街頭的公園。它以眉戶、碗碗腔等陜西地方戲曲劇種為舞曲,在秧歌動作中夾雜皮影等陜西元素,從音樂設計、動作編排等細節上展示出陜西地方特色,別樣的風采讓人眼前一亮。
10月14日上午,在渭南沋河公園浮橋東岸,由36名女性中老年志願者組成的表演隊伍,在一名志願者的指導下認真排練新編廣場舞《眉碗新韻》,伴隨著優美的眉戶、碗碗腔音樂,表演者們舞動手中的彩扇,或轉體或下蹲或起跳,隊形不時變換,秧歌動作中還夾雜有皮影等動作。別具一格的廣場舞,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一些人還跟著打起節拍。
渭南市民安先生:“既有戲曲元素,又有歌舞元素,具有我們渭南的特色,給人的感覺心情非常好,而且就由不得人手足舞蹈,這就是容易産生一種共鳴。”
渭南市民李女士:“人家今天跳的這是很特色它是眉碗,音樂也好聽,優美得很,特別是人家那動作是扇子上去繞花,快得很,很優美,體現出關中的特色,把咱陜西的這個眉碗這個特色跳出來了。”
與常見廣場舞表現形式不同,由臨渭區文化館組織創編的《眉碗新韻》,力求從動作編排、音樂設計、服飾選擇等細節展示出陜西地方特色。4分53秒長的舞蹈優美動人,細膩流暢,充滿活力。
廣場舞《眉碗新韻》排練輔導老師高彩萍:“它裏邊夾雜了有些皮影的動作,有些戲曲的動作,有些扇子舞的動作,等於是舞蹈戲曲和皮影的動作結合到一塊,排出來這個舞蹈,音樂吧它是體現了,咱關中地區的那個眉戶、碗碗腔,綜合創作的一個音樂,體現了咱關中人的那個喜愛。”(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杜鵬 渭南臺 樊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