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高新區精準扶貧進行時
西安晚報  2018-10-17 11:19:44

西安高新區精準扶貧進行時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鐘洪江看望慰問貧困戶(高傑 攝)

西安高新區精準扶貧進行時

  幫助合作社代養貧困戶的中蜂(梁詩琰 攝)

  按照西安市委、市委組織部和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總體部署和安排,高新區承擔藍田縣和鄠邑區17個省定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幫扶任務。

  全面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高新區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專門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為領導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每人聯繫1個貧困村,開展入戶幫扶工作。同時,抽調精兵強將組成17支駐村幫扶工作隊,于去年5月底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

  駐村工作隊的進駐,為各幫扶村注入一股強勁的發展活力。緊緊圍繞 “12345目標”,按照“六個精準”、“一村一策”、“一戶一策”要求,結合17個幫扶村的實際情況,工作隊沉下身子開展全方位幫扶。

  進村入戶調查摸底;深入田間地頭、走村串戶,了解幹部、群眾心聲;找準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癥結,對症下藥……一年來,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變面貌”的目標思路,實施“七步法”,幹好“十件事”,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

  此外,高新區建立了脫貧攻堅聯席會議,定期召開例會、聽取彙報,統籌部署相關工作,上下聯動抓好工作落實。並通過量化任務、細化措施、優化流程、固化制度,結合整體部署安排,用追趕超越的鐵軍精神,把脫貧攻堅政治任務落到實處。

  2018年以來,高新區持續加大扶貧力度,管委會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安排,優勢力量向脫貧攻堅傾斜,優勢資源向脫貧攻堅集中,開展了針對性強、切合實際的工作,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高新區幫扶藍田縣和鄠邑區17個村,共有在冊貧困戶158戶,2018年計劃脫貧112戶。

  傾注真心“結窮親”

  結對幫扶暖人心

  9月23日,雙節前夕,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鐘洪江前往藍田縣輞川鎮紅門寺村、印溝村現場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察看扶貧項目推進情況,看望慰問對口幫扶貧困戶。

  在滲金廟村貧困戶馬紅年家,鐘洪江仔細察看了馬紅年的居住條件,詢問飼養豬的生長以及所種植木耳、板栗、核桃等收成情況,他叮囑馬紅年和家人要注意身體,有困難隨時可以和自己聯繫,並鼓勵馬紅年要積極樂觀,自食其力,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早日脫貧致富。

  駐村聯戶工作開展以來,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經常深入一線,狠抓落實。2018年上半年,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以及高科集團領導共121人次到對口幫扶的藍田縣、鄠邑區貧困村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並到自己的幫扶戶慰問並開展幫扶工作。

  從高新區駐村幫扶工作隊駐村以來,每一位幫扶領導在秦嶺大山深處都有了新“親戚”。每逢週末,他們駕車走進深山,在村中走親戚、拉家常、找“窮根”,和駐村書記研究“一戶一策”。從城區到藍田縣輞川鎮、鄠邑區玉蟬鎮的這條路,他們已往返無數次,村中的面孔也變得親切熟悉。

  高新區紀工委副書記魏海平,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6月,他走進藍田縣輞川鎮二仙橋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從建衛生室到建豆腐坊,從養蜂到建木耳大棚……這些,都是他來到二仙橋村後為老百姓幹的一件件、一樁樁實事。 

  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副部長樊鋒昭,也隨大部隊前往精準扶貧點藍田縣輞川鎮印溝村,開始了他的印溝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的駐村扶貧工作。拓寬村路,建村民活動廣場、加固便民橋,發展中蜂養殖、五味子栽植、黑木耳種植産業……如今,村裏出行的路寬展了,想活動也有廣場了,印溝不再曲峠了,村民高興地説,“這事弄的就是好。”

  “高新區幫扶幹部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實事,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西安高新區。我們一定自強自立,早日脫貧。”……這是幫扶村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激,更是對高新區扶貧工作的肯定。

  “苔米如花小,也學牡丹開吧!”正如樊鋒昭所説,高新區的扶貧幹部們正狠下“繡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為貧困群眾描繪幸福新藍圖。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扶貧

  産業是增收致富的根本。依託“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建扶貧模式,高新區因村制宜,典型帶動,形成了具有高新特色的産業扶貧新模式。目前,17個村均已成立農業合作社。逐步培育發展中蜂養殖、中草藥種植、苗木種植、木耳大棚種植、牲畜養殖等等特色農業産業,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切實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養蜂和黑木耳種植已成為二仙橋村脫貧攻堅主導産業;三台山村的大棚食用菌種植、中華蜂養殖效果顯著,下半年大棚蔬菜種植將會取得收益;核桃溝村發五味子栽植和黑木耳種植兩個産業初顯成效;紅門寺村成立了“藍田縣新紅門農業生態觀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休閒度假、生態觀光經濟;南北溝村大力發展養雞産業,為村合作社注入10萬元産業幫扶資金,並解決養雞場的産品銷售問題,群眾既可以在雞場打工還可以入股享受分紅,拓寬了增收渠道……這樣的産業扶貧事例,在高新區幫扶的各個村中,還有很多。

  此外,高新區還有效發揮區內企業産業優勢,與藍田縣簽訂産業扶貧合作項目,西安高科(集團)公司下屬的西安高科幕墻門窗公司將在藍田投資興産。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籌集資金計劃用於道路硬化、公廁改造等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和中蜂養殖、大棚建設養雞場、農家樂等産業幫扶項目。

  “脫貧攻堅要以老百姓滿意度為標準;要運用高新區的人員、信息、資源等優勢,盤活當地資源,增加當時産業收入,以儘早實現脫貧攻堅,致富奔小康的宏偉目標。”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鐘洪江表示,高新區派出的駐村幫扶幹部扎紮實實開展幫扶工作,體現了高新精神,並取得了顯著成績。“大家要全力以赴做好扶貧迎檢各項準備工作,堅決打贏年度脫貧攻堅戰。”

  “把産業建立起來、把品牌打造出來、把優勢發揮出來,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考驗。”在脫貧攻堅的最後階段,高新人正以不勝不休、爭創一流的決心,為大西安乃至陜西省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高新力量。 (文 / 程靜)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