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西安高新區教育正處於託管後融合發展的過渡期和基礎教育改善提升的發展期。隨著教育權限的調整、區域面積的擴大、教育人口的增多以及區域人口對教育水準要求的提高,教育局工作業務內容和工作量大幅增加。
目前,高新區教育局一期託管面積312平方公里內,學校總數202個,覆蓋8.7萬名在校生,6千余名教師,業務量井噴式增加。做好教育管理、健全各項職能、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任務已成為新時期強化教育建設、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的必然要求。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期,5月21日,王曉冬“走馬上任”高新區教育局局長。他説:“這一百天是我人生中經歷的一個重要階段,也賦予了我新的使命,我深感責任重大,不可懈怠。”
到任後,王曉冬迅速調整狀態,帶領教育局幹部員工,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補短板、提升教育品質,根據高新區“大幹123、建好首善區”發展戰略和“五城一體一根本”建設體系,制定了“聚力首善教育品質,創建一流教育強區”高新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按照“1346”的總體思路,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基本搭建起了未來三年的教育發展方向,初步形成了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學校建設方面,依照西安高新區城市規劃兩規合一,王曉冬大力推動優化佈局高新區教育規劃布點,實施新建、改建、擴建等一系列提升工作:充分利用暑期有利時機,全面加快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及設施設備添置步伐,使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級中學、西安市高新第二高級中學、西安梁家灘國際學校、西安高新第八小學9月1日順利開學;加快推進學校PPP項目建設,高新一中國際部、高新三中、高新逸翠園學校、高新四小、高新五小已編制完成可研報告;持續推進《西安市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任務,目前,紫薇田園都市幼兒園已開工實施,創匯社區E區幼兒園主體建設已完成,創匯社區D區幼兒園主體結構已完成。
在改革創新方面,王曉冬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優質教育資源集群。他提出採用集團化辦學方式,持續擴大“名校+”管理模式,並帶頭推動構建“高新第一學校+52中學”、“高新第二中學+祝村中學”等城鄉一體化“名校+”工程,同時著力構建區、校兩級名師培養體系,整合區內各類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支持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課程建設,加快助推實現“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戰略目標。
面對今年嚴峻的招生形勢,王曉冬協調投入財政資金,搶抓暑期黃金施工期,分別對高新第一學校、高新第二學校、高新第五小學、高新第三中學等學校假期進行擴班增容改造,最大程度滿足群眾入學需求,解決上學難問題。2018年圓滿完成了秋季招生任務,共接收小學段學生6080人,初中段學生3001人。
此外,在教育系統黨建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王曉冬帶領教育局幹部員工,不斷創新黨建管理模式、大力弘揚師德師風、嚴肅師德師風及招生紀律管理、嚴格教育收費監督,取得了顯著成果。他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成立了高新區教育系統第一黨總支、第二黨總支、第三黨總支、幼兒園黨總支,4個黨總支由“名校+”校長擔任總支部書記,充分發揮“一長多校”黨建示範引領作用;教師節表彰266名“高新區優秀教師”、112名“高新區先進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弘揚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組織全區集中學習了《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狠抓師德師風建設,並通過多種形式的專題會議、培訓會議,進一步嚴肅招生紀律,規範招生、規範辦學行為;通過下校實際檢查、宣傳收費政策、設置收費公示牌等方式狠抓教育收費政策落實,推進學校亂收費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各類投訴上百餘起。
“下一步,我將和大家一起繼續奮戰在教育前線,以‘創建一流教育強區’為目標,以‘建好首善區’為引領,穩步推進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當好高新教育的後勤兵與護航人。”王曉冬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