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醫學生畢業先培訓再上崗
三秦都市報  2018-10-24 16:14:33

  昨日,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陜西省衛計和教育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醫教協同 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解決百姓看病難問題。

  ■ 改變當前患者多、醫生少的狀況

  陜西省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安海燕説,截至2017年底,陜西省執業(含執業助理)醫師一共是8.75萬人,按照陜西省常住人口來算,這樣一個水準就是1000個人裏面只有2.25個醫生,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6年-2020年衛生配置標準規劃來講,到2020年醫生要達到每千人裏面2.5個人。《實施意見》從院校的培育、繼續教育和保障措施提出了14條措施,到2020年建立院校醫學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以及繼續醫學教育這樣的模式,到2030年實現整個健康陜西對醫療衛生事業提出的相關目標。

  ■ 深化醫教協同與醫學教育區別

  醫學生從學校裏面畢業以後,嚴格講他不算是合格的醫生,醫學生畢業不再走出學校門就到單位門,而是走出校門先到培訓基地,經過規範化的培訓以後,再到醫院。

  把理論和實踐技能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無縫對接,對一個醫學生的成長,尤其是對培養高水準的醫生來講,這個措施更加符合當前百姓的就醫需要和改革的需要。

  ■ 改變患者看病排長隊的情況

  越是大醫院,越是名科室、名醫多的醫院排長隊的現狀就越嚴重,隨著《實施意見》的推進,在這方面會帶來什麼改變呢?通過院校醫學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從學校門裏出來就經過規範的培訓,醫院裏面不承擔畢業以後學生再培訓的事情,一個是可以節約費用和時間,尤其是經過規範化培訓以後,招進來的人都是高水準的同質化的醫學人才,對醫院整體水準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符合患者看病找名醫的願望。

  ■ 方便患者看病能起到多大作用

  深化醫教協同,能改善就醫環境、能緩解醫患矛盾,但是對於方便患者看病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現在老百姓在基層醫院看病或者在一些小的醫院看病,往往有一種不信任的感覺,説基層醫生和大醫院的醫生水準是有差距的。通過醫教協同這種教育體系的改革以後,培養的醫學生本科醫學理論學習完以後,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進行系統的實踐技能培訓,一般培訓的基地都設在三級甲等醫院這樣高水準的醫院裏面,培養的人才是同質化的,和三級甲等醫院的水準沒有多大差別,老百姓對他的信任度會有很大的提升,把這些人派到我們基層醫療機構裏面去,他就能夠讓老百姓享受到和大醫院同質化水準的醫療服務。

  ■ 通過醫教協同提升服務能力

  陜西省衛計委宣傳科教處副處長黃斌説, 第一是建機構、搭平臺;第二就是育人才、提能力,通過醫教協同來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具體來講第一個建機構,就是建設中醫館,截至目前已經實現全省所有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中醫館全覆蓋,同時我省還通過對基層人才的培養,比如説從2018年開始加大了對繼續教育投入的力度,重點是加強基層人員的培養。針對有館無人的現象,今明兩年我省對中醫館人員,重點加強他們使用中醫藥知識以及技能的培訓,同時把中醫藥的針灸、拔罐、推拿以及中藥熏洗等一些簡便中醫藥的技能納入到繼續教育培養的內容裏頭去。( 記者 張毅偉 )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