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漢中最美蘆葦地”爆紅網絡,成為“網紅打卡地”。成片的蘆葦地在風中搖曳生姿,美景驚艷全國。網絡媒體生態行採訪團也慕名而來,一睹風采。
園內種植的粉黛亂子草
“網紅蘆葦地”位於漢中天漢濕地公園內,是公園建成的一處濕地景觀。漢中天漢濕地公園東起天漢大橋,西至龍崗大橋上游沙沿溝口,包含南北兩岸,河道岸線5.6公里,全域面積約5平方公里。而“網紅蘆葦”學名叫做粉黛亂子草,花期在9-11月,由於公園內大片種植此種植物,便呈現出“粉色海洋”的美麗景色。
園內種植的觀賞植物
為何這片蘆葦地能在一夜之間爆紅網絡?這背後有啥秘密?漢中市一江兩岸辦旅遊開發科閆科長為記者解疑答惑:“整個濕地公園在2012年開始啟動建設,現已成為集生態、觀光、休閒、健身為一體的漢江綜合整治示範項目。園內也廣泛種植了景觀樹木和粉黛亂子草、銀穗芒、蒲葦、狼尾草等濕地植物。這些植物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在今年達到了最佳觀賞期。”由此可見,這片蘆葦地的爆紅絕非一朝一夕的巧合,背後離不開的綜合治理的努力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推進。除此之外,在天漢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工藝的應用更是成為一大亮點。地面鋪設大量選用生態格賓、陶瓷透水磚、透水混凝土等透水材料,佔到了總體工程量的60%左右。採用就地作勢、舒緩自然的地形處理方法減少了大開大挖的工程量。低碳園林、低維護建設理念在濕地建設中踐行推廣。所以新興技術的推廣應用也保障了濕地植物能夠生長得秀麗多姿、生機勃勃。
園內種植的觀賞植物
“網紅蘆葦地”有多紅呢?據閆科長介紹,在過去的中秋小長假和十一黃金週期間,天漢濕地公園共計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説起這個數字,閆科長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直言道:他也沒有想到這片蘆葦地能夠受到大家如此的喜愛。看到遊客們紛至遝來,內心感到一股成就感,同時也深感自己任務艱巨,未來將繼續加大區域建設和完善管理,爭取更好的服務民眾。
媒體記者用鏡頭記錄下美景
一片蘆葦路的爆紅,背後凝結著各方環保工作者的心血,數百個日夜的規劃、治理、推進、完善終於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和認可。這也給了當地環保部門一劑強心劑,下一步,漢中市將積極修復水環境、推進産業結構調整、推動治污項目建設,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青山綠水“生態城市”的風采!(記者 樊羽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