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雙創大賽讓年輕創業者找到了自己的伯樂。近日,備受矚目的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廈門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各高校的8000余名師生、382支項目團隊參加了本屆總決賽,多個項目倍受“伯樂”賞識。
西安交大金剛模高端熱作模具獲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紅賽道金獎。西交大金剛模團隊供圖
西安交大“金剛模戰隊”首創的“熱處理+高頻等離子氮化+PVD鍍膜”制模工藝,是本屆大賽殺出的一匹“黑馬”,獲大賽青紅賽道金獎。該工藝將模具産品壽命提升3到13倍,同時避免了模具産品在生産和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帶動3500余農民工再就業,預計可提高産值近10億元。
成熟的工藝 大大降低環保成本
金剛模高端熱作模具項目在參加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之前,便已紮根紅色革命老區——山東臨沂,而這裡也是傳統製造業的聚集區,其中模具産業佔製造業比重達30%。但傳統模具行業以中低端模具産品為主,産能落後。
金剛模項目團隊參加路演。西交大金剛模團隊供圖
據“金剛模”項目參賽負責人范成瑜介紹,該項目旨在解決山東沂蒙地區傳統模具産業面臨的産能落後、環境污染嚴重、高端模具長期受國外壟斷等問題,通過首創的核心工藝,大幅提升了模具産品的使用壽命,同時避免了産品在生産和使用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
“比如像做月餅的模子,為了使月餅不粘在模具上會加麵粉隔離。”范成瑜用做月餅這樣通俗易懂的比喻,向記者做了金剛模高端熱作模具工藝的詳細解釋,“傳統工藝中,為了提高模具的脫模性能,便會添加碳粉、泡沫劑或是油脂,但這樣的方法會造成嚴重的粉塵污染。”
金剛模項目團隊做實驗。西交大金剛模團隊供圖
范成瑜説,當她在參觀傳統模具製造工廠時,看到無一人在工作時佩戴口罩,這樣的污染對當地民工的工作和生存環境構成極大威脅。為了解決這一困境,項目團隊研發出了PVD鍍膜替代傳統電鍍,避免了模具生産時的重金屬污染和使用時的粉塵污染。這一技術從源頭上解決了環境污染,實現了零排放。
臨沂作為“金剛模”項目的“根據地”,提出的首創集成工藝避免了農村當中小作坊、小工廠因環保不達標而面臨關門停産的現狀,從而也大大降低了環保成本。“熱處理+真空等離子氮化+PVD鍍膜”成為最見成效的現代模具生産工藝。 鄉村振興新動力 帶動農民工再就業
臨沂市模具産業大而散,相關模具及配件廠以中小企業為主,多分佈在鄉鎮農村地區,是當地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從事相關産業的農民工達4萬人 ,也是農村家庭重要的收入來源。近年來,當地模具行業的問題逐漸顯現,模具行業以中低端産品為主,高端産品依賴進口。因産能落後和環境壓力導致當地模具行業逐漸凋敝,企業因環保問題被關停,造成大量農民工失業。
金剛模項目團隊親臨工廠進行考察。西交大金剛模團隊供圖
針對此情況,鄉村企業和農民成為了項目的重點幫扶對象,金剛模高端熱作模具項目也得到了評委老師和投資人的一致好評。“當地政府在為關停企業後所帶來的經濟下滑而焦急時,看到‘金剛模’項目的優勢後,也立馬採用了我們的技術。”范成瑜認為團隊帶給農戶的幫扶力度和對整個模具産業的影響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項目團隊、模具製造企業、當地配件生産企業三方盈利、共同發展的前景,為後續的推廣工作也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使得團隊更有信心研發出更精密的技藝。范成瑜説,青紅賽道的標準就在於“共贏”,這也是項目得以走下去的核心力量。
社會責任感 讓留守兒童再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
作為青年紅色之旅賽道的參賽項目,團隊的核心力量除了達到共贏,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重點考察的精神要求。和主賽道注重項目前景和商業價值的最大的區別在於,青紅賽道更側重於社會影響力。一群年輕的創業者走進革命老區,將創業項目帶進農村,幫助老區人民脫貧,金剛模高端熱作模具團隊恰恰展現了當代大學生身上所應具備的社會責任感。
項目的落地,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解決了當地最突出的一個問題—— 企業的停産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量鄉村勞動力失業導致當地勞動力外流,造成了大量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問題,導致臨沂留守兒童數量超過13000余人;同時部分失業農民工返鄉務農,收入銳減,重新返貧。
金剛模項目團隊親臨工廠進行考察。西交大金剛模團隊供圖
范成瑜在聊天的過程中,提到最多的便是社會責任感,在她看來,大學生創業只有激情、知識儲備和好的推廣是遠遠不夠的,“參加了這次紅旅比賽之後,我深刻意識到紮根基層的重要性,把科學知識帶到基層中去,用知識解決農民之所急,想農民之所想。”范成瑜介紹,創業團隊核心成員來自沂蒙及周邊地區,他們希望能用自身所學去改變家鄉面貌,為家鄉模具産業注入新科技,用科技解決農民實際問題。
范成瑜表示,作為一名本科學生有幸參加這樣的比賽,將平日裏所積累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當中,這為今後的科研工作奠定了非常紮實的基礎。“評委給團隊提出了中肯的點評和建議讓後續的比賽進展變得更順利,讓項目更成熟,讓團隊以及我個人都收穫頗豐。” (記者 代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