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洛:“四扶五風六化”促物質精神雙脫貧
陜西日報  2018-10-29 09:49:24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商洛,是國家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部分群眾存在“等靠要”思想,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不足。今年以來,商洛市經過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新路子——抓“四扶”:扶志、扶智、扶技、扶德;樹“五風”:普及學風、大興業風、傳承家風、重塑民風、弘揚村風;促“六化”:宣講教化、誠信顯化、愛心感化、制度固化、環境美化、司法轉化。

  商洛市委書記陳俊説:“通過開展‘四扶五風六化’活動,我們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勤勞節儉、自強自立、不甘貧困的意識,營造良好氛圍,確保貧困群眾物質、精神雙脫貧。”

  扶出脫貧精氣神

  “等米麵、等毛毯,窮困潦倒人人嫌;政府幫、支部帶,雙手奮鬥富得快……”近日,山陽縣南寬坪鎮黑龍谷村文化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名群眾正表演著快板《懶漢脫貧》,鼓勵貧困群眾自立自強。

  商洛市積極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把脫貧的志氣“扶”起來;通過開展免費農業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等培訓,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拓寬增收渠道;通過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確保貧困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商南縣過風樓鎮耀嶺河村村民餘興悅脫貧後經常現身説法,激發鄉親們脫貧致富的熱情。

  春風化雨潤無聲

  6月13日,商州區楊峪河鎮吳莊村舉辦了“扶志扶智”助推脫貧攻堅暨文藝演出活動。活動中,村上評選出脫貧光榮戶、産業示範戶、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範等30個先進典型,並現場進行表彰獎勵。

  近年來,商洛市注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興辦致富産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壯大集體經濟,推動産業發展,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注重傳承勤儉持家、耕讀傳家等優秀家風家訓,促進家庭和睦、鄰裡相親,推動愛國愛家、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的形成;倡導文明禮儀新風,推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群眾保護自然環境;加強社會公德和村民道德建設,樹立文明和睦、仁愛互敬、富有活力的鄉村新風。

  鎮安縣推行“愛心超市”扶貧,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可用於兌換商品的“愛心積分卡”。同時,鎮安縣將貧困群眾個人衛生、參與村內公益事業等情況與積分兌換掛鉤,著力提升貧困群眾的精氣神。貧困群眾戴幫榮説:“今後我要更注意個人和家庭衛生,多參與村裏的公益事業,在‘愛心積分卡’上多積分。”

  全面小康在路上

  柞水縣乾佑街道馬房子村66歲的貧困群眾胡從林,因為妻子長年患病,生活困難。幫扶幹部幫他貸款併入股紅豐種植養殖合作社,使他每年有3000元的分紅。近日,馬房子村第一書記康開國又上門為他講述梁家河的故事。胡從林高興地説:“聽了之後,我更加堅定了脫貧信心。今年我打算養殖土蜂,爭取年底脫貧。”

  商洛市通過政策宣講、勵志宣傳,開展精神文化扶貧活動,增強貧困群眾致富信心;實施誠信基金獎勵,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講信用、知榮辱;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開展愛心幫扶,用情用心感化貧困群眾,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強化鄉村管理制度建設,規範村民行為操守,用制度約束人,形成人人講公德、事事守秩序、處處顯文明的和諧局面;改善村容村貌,引導村民講衛生、重健康,踐行“文明陽光”的生活方式;開展普法教育等活動,教育引導貧困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自覺遵紀守法。

  洛南縣城關街道庵底村五保戶郭虎伯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家門上:上聯——共産黨心疼我供養我恩情比天高,下聯——村幹部常看我關懷我情義似海深,橫批——感謝黨恩。這副對聯道出了貧困戶的拳拳感激之情。

  商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馬生龍説:“我們要強化思想引導,增強‘造血’功能;要堅持典型引路,營造知榮辱、求奮進,學先進、爭脫貧的良好氛圍;要助推文明鄉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建設美麗家園。”(記者 鄭斐)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