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沉沉降下,華清宮景區九龍湖上,巨大的舞臺悄然露出水面,燈光亮起的一瞬,真實的山水、宮殿、臺榭、垂柳皆成為舞臺布景……10月31日晚,華清宮景區能容納近3000人的觀眾台上座無虛席,在現場觀眾的一片掌聲中,這部突破3000場次的實景舞劇《長恨歌》第十二季迎來了完美謝幕。
深挖歷史文化 打響文旅金字招牌
11年前,陜西旅遊集團在歷史故事真實發生地——西安臨潼區華清宮,創作了國內首部大型歷史舞劇《長恨歌》,對白居易傳世名篇《長恨歌》所表現的愛情主題給予藝術再造,通過70分鐘11幕場景,再現了1300年前華清池畔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淒美愛情故事。
多年來,經過數次改版和不斷錘鍊的舞劇《長恨歌》以卓越的品質,成為文化旅遊創意産業的典範。這臺融合了科技與文化的文旅創意産品,已成為陜西文化旅遊的金字招牌和國內外遊客來陜的必看劇目。
圖為實景舞劇《長恨歌》
《長恨歌》以驪山為背景,以華清池九龍湖做舞臺,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為舞美元素,運用領先世界水準的高科技手段,營造了富麗堂皇的宮廷殿宇,萬星閃爍的天空,滾滾而下的霧瀑,熊熊燃燒的火海等壯麗場景。巨幅LED屏、全隱蔽式可升降水下舞臺、近300名專業演員,以勢造情,以舞訴情,在真山真水中再現了一段真歷史。該劇自2007年公演以來,已累計演出2500多場,接待觀眾超過350萬人次。
“我以前只知道這是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寫的很美,這個實景舞劇讓我有了很多新的認識,精美的舞臺藝術和動人心弦的表演讓這個故事真正打動了我。”來自韓國的留學生鄭丞益看完實景舞劇《長恨歌》後激動地説。
陜西華清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文娟介紹,《長恨歌》在創作理念、項目運作和産品行銷等方面,不僅使旅遊經濟、文化創意和歷史傳承之間和諧發展,而且也實現了陜西文化旅遊市場上的一次突圍和飛躍。“它改變了幾十年西安的旅遊格局,刺激了更多的具有獨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創意産品,開創了一個將文化遺産保護和開發,能夠成功結合起來的案例。”費文娟説。
傳承紅色文化 激活文旅新內涵
除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陜西還擁有燦爛的紅色資源。為傳承紅色文化,陜旅集團在用好紅色資源,講好中國故事,豐富紅色文化內涵,創新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模式上闖出了一條既有紅色品質、中國元素,又能突顯時代特色的紅色文化創新發展之路,先後推出了《延安保育院》《延安記憶》《黃河大合唱》《紅色娘子軍》等六部紅色實景演出,社會各界好評如潮,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圖為實景影畫劇《紅色娘子軍》
其中,《紅色娘子軍》是紅色實景演出的代表作之一。2018年春節,實景影畫劇《紅色娘子軍》在三亞首映。該劇通過實景影畫劇的形式,將觀眾帶回海南熱帶雨林和萬泉河水的歷史背景中,觀眾坐在移動座椅上,仿佛穿越到1931年的海南島上,當年紅色娘子軍追求光明與自由的戰火時光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這個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通過實景演出,煥發出了新時代的新內涵,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這個演出對我的觸動很深,從前只知道那個年代的娘子軍是非常特別的存在,今天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們追求理想的強烈信念,在和我差不多的年紀時,她們已是熱血巾幗,讓我非常感動”來自江西的遊客羅依函説。
隨著《長恨歌》《法門往事》《紅色娘子軍》《延安保育院》等講述陜西文化故事的旅遊演藝在陜西各大景區上演,這些形式新穎、各具特色的精品劇目,通過與當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有效激活了旅遊資源,讓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充分體驗到陜西優秀的歷史文化、輝煌的紅色文化、濃郁的地域文化和現代的時尚文化,獲得了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二屆中國旅遊目的地暨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大會上,《2018中國實景演藝發展報告》正式發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國內實景演出共計78台,其中,陜西省以11台位居首位。在全國實景演藝的微信日指數排名上,《長恨歌》《紅色娘子軍》位列前兩位。
文旅深度融合 集群效應初顯
如今,在陜西眾多旅遊景點,遊客可以通過不同的精品旅遊演藝,快速、深入了解各地民俗、歷史、文化,文旅融合的集群效應已經顯現。據介紹,陜旅集團還將推出並籌備包括省內劇《陜西八大怪》《玄奘》和海外劇《馬可·波羅》等8台實景演藝劇目,進一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圖為海外劇《馬可·波羅》劇照
“面對文旅融合、全域旅遊、優質旅遊的時代背景,以‘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為導向,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陜西省國資委黨委委員、省文資局局長陳小軍表示,國資委將繼續做好系統企業的“娘家人”,為文化旅遊企業的發展做好政策支撐、規劃引導,助力文旅融合大發展,共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張燕看來,對陜西這樣的文化、歷史資源大省而言,旅遊演藝精品的意義更為重要。“中國旅遊業已經進入文旅融合的時代。演藝可以作為文旅融合的載體,借助現代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將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更好地詮釋出來,也能讓文物和旅遊資源活起來、動起來。”張燕説。
陜西旅遊集團董事長周冰説,陜旅的文旅融合從最初的“看廟”,到後來的挖掘中國周秦漢唐盛世文化,經歷了一個從樸素到有意識、系統的發展過程。目前文旅融合已經到了一個自為發展的新階段,陜旅集團將致力於用文化講旅遊的故事,用旅遊延伸文化的意義,持續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為打造“文旅強省”、加快新時代追趕超越做出更大貢獻。(何雙 朱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