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塔四館”有看頭 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文化濃
人民網  2018-11-19 09:21:02

  自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以來,全國上下大力支持研學旅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研學對於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隨著研學遊熱度越來越高,科技、紅色、職業體驗等各類主題研學興起,傳統文化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項,尤其受學生與家長的歡迎。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因此陜西自然而然成為了傳統文化主題研學遊的熱門目的地。那麼,究竟哪能讓孩子們遊覽最全面的陜西文化,體驗最地道的陜西范呢?在選擇陜西琳琅滿目的文化景點中,可能很多家長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

  近日,教育部官網公佈了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榜上有名。據了解,崇文塔景區位於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景區以高87.218米中國第一高磚塔—崇文塔為核心,包含陜商文化博覽館、國藝秦腔館、崇文國學館、三秦非遺博覽館四館及文化教育雕塑群,並設有2.4萬㎡綜合商業區、3000㎡運動健身區,是集文物保護、旅遊教育、運動健身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景區。

  “一塔四館”博覽華夏共同感知“崇文尚學”

“一塔四館”有看頭  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文化濃

  崇文塔

  可媲美大雁塔的中國最高磚塔崇文塔。崇文塔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由涇陽人尚書李世達倡導主持修建,塔身高87.218米,共十三層,平面呈八角形,南向塔門上鐫刻“崇文寶塔”四字。傳當時在朝為官涇陽籍刑部尚書李世達為傳承聖賢勸學之志,勉勵學童努力向學,故修建此塔,名為崇文塔。登上塔頂城垛,可遠望八水繞長安、驪山晚照之盛景,更可觀涇、渭二河。

“一塔四館”有看頭  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文化濃

  陜商文化博覽館感受《那年花開月正圓》式的陜商傳奇

  陜商文化博覽館

  陜商文化博覽館是陜西第一個以商幫主題的展覽館,展館分為“搶抓機遇、商幫誕生”“天下第一商幫”“敢為人先,勇創第一”“西商大賈,富甲天下”“厚重質直,忠義仁勇”“涇河之陽,盛世商都”等主題展區,存有珍貴奇特的陜西商幫生活、商貿用品和大量清代老照片,真實再現了陜西商幫波瀾壯闊的創業史,在這裡你可以體會到“駿馬快刀英雄膽,幹肉水囊老羊皮”的明清時期陜西商幫的故事。

  國藝秦腔館裏有你不知道的“戲曲活化石”。

“一塔四館”有看頭  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文化濃

  國藝秦腔館

  秦腔流行于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音調高亢激越,以梆子擊節,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十字句,音樂為板腔體。國藝秦腔館以大型秦腔文化浮雕拉開序幕,展現了秦腔大美大雅的藝術特點,整個展館劃分為國、藝兩大區域,通過雕塑、秦腔有關實物、倣真人像、半實景、油畫、多媒體體感互動等手段共展示了絲綢之路大秦腔、戲曲源流誕生地、革命戲曲先鋒隊、華夏五洲齊喝彩、大俗大雅美秦腔、草根藝術眾秦腔等六個秦腔特色文化主題。國藝秦腔館不僅是秦腔文化的展示館,更是秦腔文化藝術的演藝館、收藏館、研究館和體驗館。

“一塔四館”有看頭  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文化濃

  掀起最炫關中風的三秦非遺博覽館

  三秦非遺博覽館

  在這裡,可體驗到最地道的陜西文化,展館分為“威武關中,華夏脈搏”“靈秀陜南,秦風楚韻”“豪邁陜北,邊塞雄風”三個主展區。展館根據“舊場景、新科技”設計思路,借助大量的非遺技藝拍攝視頻及互動體驗設備,全面展示了華陰老腔、皮影戲、剪紙等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崇文國學館感受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

  崇文國學館

“一塔四館”有看頭  涇河新城崇文塔景區文化濃

崇文國學館

  展館分為“國學千年,和而不同”“驚才絕艷,天人合一”“ 巍巍華夏一脈相承”“古為今用、化成天下”四個部分,以現代科技全面展示六經六藝、諸子百家等經典國學文化,傳播中華文明,是體驗國學文化的最佳去處。

  豐富的民俗體驗看好學好當然也能玩好

  除了可以在“一塔四館”感受傳統文化以外,崇文塔景區還為研學的小朋友們提供了豐富好玩的民俗體驗活動。

  畫馬勺畫——馬勺臉譜由中國民間社火臉譜演化而來,因民間藝人將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繪于馬勺之上而得名,以此培養學生們的繪畫興趣。

  捏面塑——面塑源於山西的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以糯米麵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意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專注力和動手能力。

  拓印體驗——拓印是對雕刻或蝕刻表面的手工複製品,其方法是將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通過老師簡單易懂的講解和動手實踐的體驗,使每個參與的學生了解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舞腰鼓——舞腰鼓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讓學生感受我國獨特的民俗風情,舞動青春,揮灑激情。

  製作陶藝——陶藝是帶體溫的藝術,人類祖先迷戀用雙手造物的感覺。我們現在仍然會認為純手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更有味道。手作下的器物,是具靈魂性的,正如陶之器,源自泥土卻自有靈魂,手心的溫度,靈思的融入,最樸實無華的材料也能在轉眼間成為一件器具甚至是一件藝術品。

  除此之外,在崇文塔寄景區還能體驗拜師禮、習書法、品茯茶等活動。(當地供稿 涇河新城)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