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嶺深處,書香點亮慢火車上“小桔燈”
新華網  2018-11-21 10:18:03

秦嶺深處,書香點亮慢火車上“小桔燈”

  11月18日,劉森在白水江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展示6063次列車的火車票,兒童乘坐這趟列車前往略陽只需要1.5元。

  18日上午11點多,大口吃完午飯後,9歲的劉森趕忙收拾好書包,提著薄毯子準備往學校趕。他是住校生,週五下午回家,週日就要返校。

  因為早前父母離異,父親去外地打工,劉森目前跟著姑姑一家住在陜西省略陽縣白水江鎮大沙壩村。村子在半山腰處,劉森需要走一段山路到鎮上,然後再坐火車,才能到略陽縣嘉陵小學。

  “以前姑父騎摩托車帶我下山,一二十分鐘就到鎮上了,上個月他去打工了,我只能自己下山。”崎嶇的山路上,劉森一路瘋跑,邊跑還邊大聲地喊著:“快點快點,等會兒趕不上火車了!”

  劉森喜歡上學,更喜歡每週都要乘坐的6063次綠皮火車。

秦嶺深處,書香點亮慢火車上“小桔燈”

  11月18日,劉森(中)和小夥伴們在6063次列車的通學座位上閱讀課外書。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6063次列車在秦嶺山間穿行,沿途經過陜西、甘肅、四川三省多個地區,被不少人稱為秦嶺最美小慢車。因學校相對集中在縣城,每週都有不少家住山區的中小學生,乘坐這趟列車前往分佈在沿線的多所學校。

  列車長向寶林説,這趟車上學生多,以前孩子們一上車容易在一起嬉戲打鬧,難管理,不安全,後來西安局集團公司于2017年年底開始,對6063次列車進行了重點改造,並專門為沿線孩子們設立了一節可供閱讀學習的“通學車廂”,這給包括劉森在內很多學生的上學之路增添了不少樂趣。

  一進站臺,個頭小小的劉森就偷偷地溜到隊伍最前面排著,還不時和小夥伴們嬉戲打鬧。可等到坐在“通學車廂”後,這個調皮的“野孩子”忽然變得安靜,拿起書本和熟識的小夥伴一起讀了起來。“我在車上讀過《十萬個為什麼》,還讀過《綠野仙蹤》。”劉森一邊説著一邊講起書裏的故事,他記得每個人物,每段情節。

  在這節車廂內,每張桌子都經過改良變得長而寬,桌子上放著各種書籍,學生們相對而坐,捧書而讀,好似一個在秦嶺山間移動的圖書館。在這個圖書館裏,還有不少孩子圍著列車員衛進忠學習寫毛筆字、畫畫。

  看到列車員李改群給在略陽天津高級中學讀高二的仁學珍送來了課外讀物和高考模擬試題,這讓劉森很是羨慕。李改群説,這是列車上增加的一項新服務叫心願書單,只要孩子們把想看的書告訴他們,他們就會想辦法幫孩子們實現看書的心願。“很多在家裏和學校看不到的書這裡都有,所以每次都很期待坐這趟車。”仁學珍説。

秦嶺深處,書香點亮慢火車上“小桔燈”

  11月18日,劉森在6063次列車的通學座位上閱讀課外書。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你快去在心願書單上寫下你想看的書,下次我們也給你帶書來。”向寶林拉著劉森的手説。

  向寶林已經在這趟車上工作十餘年,和很多孩子都是老朋友。“通過改造、設計、佈置,現在孩子們一上車都不約而同來這節車廂看書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向寶林説,他們還要進一步完善車廂內的環境,購買更多的書籍,讓這個車輪上的圖書館越來越豐富。

  “這趟車比較特殊,站站都停,票價也便宜,從白水江到略陽只要3元,坐完全程也不過21.5元。”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處處長王建林説,“不能因為它慢,就忽視它的價值,反而要不停地豐富這趟列車的功能,比如,作為孩子們上學的通勤車,我們打造了‘通學車廂’,作為老鄉出行的交通工具,我們專門設置了農産品供求信息交易欄,目的就是逐漸地讓乘坐這趟慢火車的群眾也能享受便捷的優生活。”

  曾經在這趟火車上度過漫長求學生活的牛巧花,如今已經是西北大學大二的一名學生。“現在我回家還是習慣於乘坐這趟車,它就像作家冰心散文裏寫的那盞‘小桔燈’,既照亮了求學孩子的夢想,也給予了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氣。”牛巧花説。(新華社記者 張斌)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