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為展示陜西省廣大青年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敢於拼搏、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面貌,激勵陜西省團員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0月至12月期間,共青團陜西省委推出了“青歷四十年·奮進新時代”專題系列活動,以圖文內容集中展現陜西各市區、企業、高校及共青團品牌工作的成績,本期以陜西青年志願者為代表,展現陜西青年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志願服務事跡。
1993年,陜西青年志願者在“新春熱心行動”中首次亮相,並在全省打出青年志願者的旗幟。25年來,共青團陜西省委以志願服務為抓手,探索新常態下凝聚青年、服務青年和引領青年的新方法、新手段。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累計已有5124萬人次青年和社會公眾在扶貧開發、社區服務、環境保護、大型賽會、應急救援、海外服務等領域提供了超過3.5億小時的志願服務。
志願品牌不斷涌現 西部計劃紮根基層
關愛農民工子女“小葵花”公益行動。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新春熱心行動”開展20多年來,陜西青年志願者在各個社會領域持續作為,涌現出許多具有廣泛影響的志願服務品牌和可親可敬的青年志願者典型,他們將善心播撒在廣袤西部、把生命綻放在廣大基層、讓青春在扶貧中堅守,從關愛困難家庭兒童的“小葵花”公益行動,到深入社區幫困助貧的“蒲公英”計劃;從“七彩小屋”,到助殘志願服務基地遍地開花;從20萬青少年環保志願者參與植樹55萬株,到2016年中國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上“志願陜軍”以5金14銀的成績榮膺西部第一,陜西志願服務品牌塑造能力不斷提升。
志願者在山區為孩子們上課。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陜西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陜西服務隊。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陜西省自2003實施西部計劃至今,共招募15916名大學生志願者參與到基礎教育、農業科技、醫療衛生等基層專項服務項目。據統計,十五年裏共有2700余名志願者在服務期滿後繼續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為陜西省追趕超越、脫貧攻堅帶去源源不斷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環保騎行體驗活動。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此外,志願者採取積極行動,號召社會公眾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從多個環節入手,節能減排,動員廣大青少年植樹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為國家生態環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志願者主動承擔起綠色出行宣傳的責任和義務,宣傳“綠色出行”意義和方式,爭做“低碳環保,綠色出行”踐行者,舉辦“引領綠色時尚·追求健康生活”青少年公益健步走、“為大氣減負·為藍天低碳—青年志願者總動員”等環保示範行動。
秦嶺生態環保志願行動。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秦嶺生態保護工作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是一項長期、艱巨的重大政治任務。共青團陜西省委歷來重視秦嶺生態環保工作,自2007年組織參與秦嶺生態環保志願活動以來,圍繞秦嶺環境清潔、生態考察、環保宣教、植樹造林等方面,累計動員各類環保團隊300多支,開展各類主題活動1000余場,完成生態考察項目150多個,直接參與人數20萬餘人,逐步培育壯大成為保護大秦嶺的綠色品牌隊伍。
運行機制不斷完善 志願服務規範化
青少年公益項目大賽推介活動及頒獎儀式。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2010年,《陜西省志願服務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標誌著陜西省志願服務事業邁入了規範化、法制化新階段。2015年,共青團陜西省委聯合全省25個廳局單位組織開展青少年公益項目大賽,成立公益創投基金。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陜西省青少年公益項目大賽,共有612個公益項目共收到來自愛心企業和單位共計700余萬元的扶持資金,志願服務項目社會化程度更高、可持續性更強。充分利用“志願中國”平臺,完善志願服務考核評估和激勵機制,將志願者登記註冊、持證上崗、服務記錄、表彰獎勵等用信息系統固定下來,全面打造志願服務管理“樞紐”和資源交換平臺。
服務內容推陳出新 展現三秦青年責任與擔當
共青團陜西省委緊扣青年發展“生命線”,努力將志願服務工作有效轉化為服務青年成長、服務社會需求的實際成果,服務內容更加貼近群眾需求,更符合青年發展特點。大型賽會、扶貧攻堅、搶險救災、義務支教、環境保護、社區服務等內容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從“無止橋”團隊為貧困地區設計、搭建了10座人行便橋和2座村民活動中心,到使秦巴山區弱智病症罹患率從3.4%降到1.48%的智障兒童關愛幫扶項目,再到長慶涇渭社區打造的“愛心銀行”,10萬餘名青年志願者接力展現出三秦青年的陽光、責任與擔當。
援柬埔寨志願者的海外服務教學工作。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隨著首批援柬埔寨志願者的海外服務,陜西青年志願者用青春連接起了中國和柬埔寨,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帶到柬埔寨,也把當地文化帶回中國,為中柬友誼架設起一座嶄新的民間橋梁。柬埔寨金邊市堆谷區的中國文化中心,有一支特殊的“武術精英隊”,作為共青團陜西省委選派的首批援柬志願者,5位有“志”青年來到柬埔寨,開展鋼琴、中國武術、乒乓球、舞蹈、書畫5個專業的教學工作。
打造“志願服務生態圈” 提供“造血式”服務
共青團正進入“改革時間”,為提升志願者能力,提供“造血式”服務,共青團陜西省委成立全國首家省級志願者培訓學院,獲得首批“全國註冊志願者培訓示範基地”稱號,建立、完善適應陜西省志願服務發展實際的省、市、縣、社區4級培訓體系,實施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骨幹培養計劃”。學院每年開展省級示範性培訓10期,截至目前,專業的志願服務培訓已覆蓋全省50000余名志願者和300多個志願服務組織。
成立陜西志願者培訓學校。共青團陜西省委供圖
完善青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明確將優秀青年志願者列入省誠信典型信息系統“紅名單”,依法享受各類嘉許激勵政策。充分發揮各級團屬志願者組織的樞紐型功能,建設了1077個“青春驛站”標準化青年志願者服務站(基地)等實體平臺。突出志願服務精準化,組織建設“陜西省應急志願者網上招募系統”,為實現省、市、縣逐級建立應急志願者服務隊框架體系夯實基礎,為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理能力提供可靠保障。
此外,依託漫畫、動漫、VR等載體,發掘志願服務感人事跡,創作線上志願文化産品,弘揚“奉獻的青春最美麗”等志願理念,培育具有陜西特色的志願服務文化,把影響力帶到青年身邊。(記者 代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