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黃河入海流》啟動儀式(攝影 羅赟鵬)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宋佳):11月23日,農村題材主旋律電影《黃河入海流》啟動儀式在陜西大荔舉行,這是首部以大荔地域為背景,並在大荔本土拍攝的電影。總製片人史佳,導演、編劇王明軍,演員楊新鳴、王雙寶、王硯輝等主創人員共聚一堂,暢談影片創作的背後故事。
《黃河入海流》導演、編劇王明軍接受採訪(攝影 羅赟鵬)
導演王明軍是土生土長的大荔人,回憶起家鄉的點點滴滴,王明軍記憶猶新:“我高中是在大荔縣城度過的,我現在還記得學校對面的棗沫糊(當地的特色小吃)是8毛錢一碗。”這次回到家鄉,王明軍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説道:“除了文殊塔沒變之外,周圍的道路、綠化都讓我眼前一亮。特別是炎黃公路的開通,讓大荔的旅遊産業也發展了起來。”
王明軍創作《黃河入海流》這部影片,就是希望在世界舞臺講述“大荔故事”。大概10年前,他就開始構思這部影片。“大荔是天下黃河向東流的地方,我希望在這裡創作一部電影。去年(2017年)陜西省文藝工作會議要求我們講好陜西故事,特別是新時代的陜西故事。以此為契機,我10年前的夢想終於實現了。”王明軍説道。
談起影片的核心思想,王明軍表示:“中國是農業大國,陜西大荔典型的農業縣,有‘中國棗鄉’的美譽,如今又大力發展文化和旅遊,成就顯著。我們把大荔搬上熒幕,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關注大荔這個新農村建設的樣板。”
《黃河入海流》主演楊新鳴接受採訪(攝影 羅赟鵬)
主演楊新鳴也是地地道道的陜西人,曾憑藉影片《阿妹的諾言》獲得第27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在這部影片中,楊新鳴出演的角色是一個講著陜西方言的陜西人,所以對於本次擔任《黃河入海流》的主角他很有信心。
楊新鳴表示:“10年前,我就看過這個劇本的原始版本,10年過去了,改革開放的成果逐漸顯現,當初進城打工的年輕人逐漸返鄉,新農村建設的道路越走越快。劇本也不斷與時俱進,融入了新農村建設的成果,這是劇本打動我的地方。”
談起大荔,楊新鳴對冬棗讚不絕口,他認為大荔人民能夠把小小的冬棗賣到全國,不僅自己致了富,還打響了大荔品牌。
影片《黃河入海流》的誕生和主創們對大荔的讚譽,彰顯了大荔的發展成就。近年來,大荔堅持“黨建+”“鄉村産業+”“旅遊+”“文化+”“體育+”的“5+”發展理念,全域統籌、融合創新,推進美麗城鄉建設。大荔正在向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目標闊步前行。
據了解,《黃河入海流》將參展2019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和絲綢之路電影節。西漢時期,古絲綢之路起源於陜西西安,延伸至意大利羅馬。如今,《黃河入海流》將跨越千年時光,把陜西故事講述到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在世界舞臺之上,以電影藝術全面展示陜西大荔的風土人情和新農村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