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高新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亮”實招
陜西日報  2018-12-11 14:09:50

  高效徵遷保障項目快速落地,容缺預審實施備案項目在線審批,貼心服務助力民營企業打通“堵點”……今年以來,緊扣高品質發展這一主線,渭南高新區堅持“項目為王”,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中“亮”出實招。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渭南高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正在成為吸引優秀人才、優質企業和優勢産業的一張新名片。“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創新出更多務實舉措,努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增長極。”渭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朱忠效説。

  服務重點項目建設

  彰顯高效率

  一直以來,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的徵遷工作是難點中的難點。可在渭南高新區,市級重點項目——廣汽西北物流中心只用了10天時間,就完成了97.1%的徵遷協議簽訂工作。這個高效率的“高新速度”所反映的,不僅是群眾對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還有渭南高新區紮實細緻的工作舉措。

  為了確保重點項目如期落地開工,渭南高新區在徵地拆遷工作中堅持按權補償、按人安置,工作流程和補償金額全程公開透明,把這一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工作“曬”在陽光下。與此同時,渭南高新區還持續開展違法建築專項治理行動,有效遏制私搭亂建行為,維護了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

  服務重點項目建設的工作現場,就是渭南高新區黨員幹部們的“練兵場”。主要負責人挂帥、分管負責人牽頭、精幹力量沉在一線,發揚“高新鐵軍”日夜奮戰、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全區各級各部門的黨員幹部經常在基層一線宣講政策,在廠房車間靠前服務,為重點項目建設的有序推進開闢“綠色通道”。

  提升政務服務品質

  突出便利化

  今年,很多來渭南高新區政務服務窗口辦事的人們發現,以往需要多跑幾次的事情,現在跑一次就夠了。甚至因為自己疏忽而有疏漏的環節,也能“容缺”辦理。在他們眼裏,渭南高新區的政務服務大廳比以往更有溫度了。

  圍繞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創業創新活力最強的營商環境提升目標,渭南高新區探索推行了“容缺審批”“並聯審批”制度,不斷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同時,渭南高新區還全面推廣了“互聯網+政務服務”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該平臺運營以來,已在線審批備案項目96個,辦結率100%。

  為了讓行政審批服務更便利,渭南高新區還系統梳理了“最多跑一次”事項,投放了事項服務清單、告知單,方便群眾和企業查詢、了解。渭南高新區行政服務審批大廳還提供速遞代辦服務,真正讓群眾和企業享受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務。

  利用雲政務、手機APP、微信客戶端等平臺,渭南高新區還定期公示“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及流程,不斷提升政務服務品質。

  助推民營經濟發展

  凝聚行動力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渭南高新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受到了很多民營企業的青睞。沃泰科技、先農生物製劑、惠豐醫藥、長城金點等多家企業先後落戶,渭南高新區已經成為民營企業投資渭南的首選地。

  如何助推民營經濟發展?渭南高新區將重心放在投資服務上。今年以來,渭南高新區堅持以需求、問題和效果為導向,凝聚各方合力,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痛點,激活發展新動能。樹立“企業家功高、納稅人至上”的服務理念,渭南高新區各級各部門主動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民營企業感受到來自“自家人”的溫暖。

  助力企業登上産銷對接平臺,助推企業開拓新興領域市場,全力緩解企業融資困境,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渭南高新區瞄準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因企施策,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今年,渭南高新區先後助力13家企業申報項目19個、平臺5個,累計爭取各類扶持資金528萬元,推動裝備製造業逐步向智慧化領域發展。(記者鄭棟通訊員周微娟)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