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規劃效果圖 (記者 馬昭 翻拍)
12月11日上午10時,碑林區舉行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徵收動員大會,此舉標誌著該項目全面啟動,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改造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的這裡將“蝶變”成西安新的文化景區,與大雁塔廣場相呼應,成為大西安新的城市“會客廳”。
據了解,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改造投資主體為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房屋徵收工作由碑林區政府負責。項目東起長安路,西至朱雀大街,南起體育場北路,北至友誼西路(具體範圍以規劃定點圖為準),佔地面積約635畝(具體以徵地成果表為準),涉及居民約1500戶,需徵收各類房屋建築面積約33.7萬平方米。徵收工作涉及居民成套單元住宅、已撤村轉居的居民住宅、別墅住宅、企事業單位辦公院落、軍産等房屋類型,徵收情況複雜,工作難度大。
小雁塔始建於西元707年唐景龍年間,是唐代長安城內薦福寺的佛塔,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遺址和世界文化遺産。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內有小雁塔、薦福寺、安仁坊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統一規劃,致使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周邊建築物私搭亂建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生活設施不足,加上優勢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整片區域落後的面貌和現代化的城市人文氣質形成了強烈反差,廣大群眾要求改造的意願十分強烈,實施改造刻不容緩。
2016年2月,西安市政府召開了加快小雁塔片區規劃改造會議,要求本著“尊重歷史,不留遺憾”的理念,按照“保護、再生、創新”的思路,認真發掘歷史文化,完善規劃設計,樹立精品意識,加快推進小雁塔片區規劃改造建設工作。
為全面推進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提升民生福祉,碑林區政府成立了小雁塔片區徵收指揮部,房屋徵收工作將按照“以人為本、政策統一、一次徵收、同步推動”的原則,採取“1+N”模式開展,即在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徵收指揮部的統籌協調指導下,碑林區建住局、城(棚)改辦、長安路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長安路街道辦事處四大責任片區和各成員單位按照任務分工同步推進徵收工作。
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是西安市重大的文化工程、生態工程、民生工程和城市改造工程,對完善遺址保護、改善區域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是西安皇城復興及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組成,將本著“尊重歷史、不留遺憾”的理念和“保護、再生、創新”的思路,以傳承和保護城市歷史文脈為切入點,全面整合歷史、文化、旅遊、文物資源,建設包含小雁塔古建築群、唐文化風貌展示區、生態遺址公園和商業服務設施的城市公共空間新格局。
本次改造將對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區域城市形象、促進城市有機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改造不僅是一項城市文化工程,也是實現人民群眾“安居夢”的重要機遇期。(記者 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