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安邁入多元商圈時代
西大街百盛外景 記者 竇翊明 攝
歲末年初正是零售業的銷售旺季,但西大街百盛卻將於2018年12月31日正式“落幕”,這已是百盛在西安關閉的第二家門店。西安傳統商場紛紛關門歇業,同時,大體量、全業態、重體驗為標誌的商業綜合體“四面開花”,商業格局從中心商圈邁入多元商圈時代。
百盛先後關閉了西安兩家門店
西大街百盛商場自2004年開業,經營長達14年,是西安知名百貨商場。氣勢恢宏的倣唐建築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整個西大街的標誌性建築。然而,它即將於本月底“落幕”。
日前,記者來到西安西大街百盛,看到東側入口門前被地鐵施工圍擋擋住了,只能從狹窄通道通行。進入商場,依舊熙熙攘攘,絲毫看不出閉店的跡象,二樓鞋服區域人頭攢動,有不少顧客在挑選商品。走到三樓,發現有部分服裝品牌已退出,四樓、五樓品牌幾乎都已經撤店。
記者來到商場辦公區,問及緣何“謝幕”?該商場一位工作人員請示負責人後稱不願過多解釋,以公告為準。辦公區公告欄張貼的一則公告顯示:“由於時代百盛業主方涉及經濟借款案件,對此事百盛集團高度重視,與業主方多次交涉均無果,故迫不得已決定於2018年12月31日當日營業結束後終止時代百盛的經營。”這意味著,繼2016年6月10日東大街百盛歇業後,百盛已徹底退出城墻內市場。
事實上,早在2016年東大街百盛“閉店”時,坊間就有了西大街百盛開始調整的傳聞,2年後,百盛終究沒能熬過寒冬,選擇關閉西安核心商圈僅剩的唯一門店。至此,百盛在西安已丟掉“半壁江山”,僅剩小寨店和東二環店。
傳統商圈人氣不振喪失“流量入口”
二三十年前,西安市民出門逛商場大多選擇大差市、解放路、騾馬市,鐘樓和東大街商圈幾乎集中了全西安的商業消費,市中心商圈就是“流量入口”。
鐘樓商圈是“西北第一商圈”,1998年,百盛西安東大街店開業那年,西安也僅有開元、民生這兩家大型百貨公司壟斷著西安的“流量入口”。百盛開業以後,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通過先進的經營理念迅速在西安站穩了腳跟,不斷拓展新店,成為西安重要的商業力量。那時候,很多西安年輕人都喜歡到百盛買東西。
伴隨經濟發展,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格局,市場更加細分。世紀金花、萬達、銀泰、金鷹等本地、外地的商業公司在西安快速跑馬圈地,分羹本屬於傳統商圈和老字號的蛋糕。
2010年以後,西安城市規模逐步擴大,尤其是近兩年大西安建設,讓西安進入現代化城市的多元化商業格局。“流量入口”的單一商業業態被摒棄,鐘樓、小寨等超廣域商圈的“流量”開始分流到了各類業態之中。
閉門歇業的百貨有一多半在城墻內
百盛並不是西安零售業紅利退潮後唯一敗走的品牌,這只是西安百貨業關店潮的一個縮影。縱觀西安,已有近十家百貨品牌宣告撤出,其他店舖業績幾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滑。
記者發現,十年來,西安閉門歇業的商場有十幾家,其中城墻內的佔到了一多半。唐城百貨、伊時達、大商新瑪特、東大街百盛、大洋百貨、民生百貨西大街店等閉店的百貨都分佈在城墻內。
伴隨西安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骨架的不斷擴張,市中心居住功能外遷,商業功能不僅在多元化的基礎上繼續細分,物理格局的蛻變也促使市中心商業功能逐漸變成區域商業功能,商業的單一“流量入口”徹底瓦解。對於市民來説,家門口的購物中心已經能夠滿足需求,因此,鐘樓、小寨等中心商圈購物吸引力已不如從前。
西安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
近年來,西安各類商業綜合體迎來井噴式發展,注重體驗業態的購物中心對傳統百貨企業造成分流。購物中心的體驗,已從單一的購物需求向賦予精神意義的多元需求轉型,前所未有的新風潮已然來臨。不同以往,西安的購物中心已到了拼品牌、拼顏值、拼體驗的時代:營造各種腦洞大開的場景、調整業態配比、引進全新業態、借助IP影響力、運用人工智能等。
記者梳理髮現, 2014年之前,西安老商場以及新開業的商場主要集中在城墻內和城南。到了2014年以後,城北、城東、城西等區域新商場才開始集中開業,增加了中大國際、砂之船奧特萊斯、鑫苑大都匯、熙地港、SKP、老城根等近20家綜合體。
2018年,西安新開業購物中心大部分出現在城南、曲江、高新和城東等以前的城郊地帶。包括大融城、大悅城、高新大都薈、MOMO PARK、環球廣場、華陽城、藍海風等都在二環外。二環內新開的僅有SKP、悅薈廣場、東方億象城等。
未來,西安將有更多商圈和購物中心涌現。2018年7月12日,市政府發佈並印發了《西安市商圈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該方案提到從今年起到2020年,西安將發展並打造出1個國際消費中心、6個城市商業中心、28個區域性的商圈,市民購物更加便利。
區域商圈崛起改變了市民生活方式
“大西安時代”,城市在改變,生活方式亦是如此。西安城市骨架不斷拉大,伴隨投入運營的區域購物中心不斷增多,市民的消費習慣也在悄然改變。
“以前購物,要麼是去鐘樓那些商場,要麼是去小寨那些地下商城‘淘’便宜,吃飯就是去大小飯店。”市民張先生説,過去消費大都是“單線出擊”,幹什麼就是幹什麼,目的明確,“現在和朋友相約聚會經常是去購物中心,吃飯、看電影、唱歌等全都可以一站搞定,更加便捷。”
目前,百盛集團正在籌備中的“立豐百盛城市生活廣場”就是一個商業綜合體,選擇了西安城市發展的新興區域,位於丈八東路與子午大道十字。
中登集團副總裁、中登廣場CEO劉建西認為,從商業佈局來看,西安正在經歷去中心化、去百貨化的進程。一方面從過去以城墻商業為主的單中心,演化為多個城市中心並舉的外延式發展;另一方面購物中心取代百貨店越發成為主流的零售形態,零售企業需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探索新業態、新模式。 (記者 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