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就是團圓創業,跟著黨奔小康”——脫貧戶丁海英的新年心願
新華網  2019-01-16 09:47:49

  “這些年咱村就數去年的變化大,都是黨支部帶頭,村民擰成了一股繩!”新年務虛會進行到一半,43歲的丁海英忍不住鼓起掌來。“説得好,説到心裏去了,就應該鼓掌!”她懷中5歲的女兒也有樣學樣,興奮地拍起巴掌。

  隆冬臘月,屋外的冬雪浸染山林。大巴山深處的陜西省寧強縣漢源街道辦二道河村黨員活動室裏,幾個火盆裏炭火燒得正旺,濃釅的茶水在缸子中翻滾,不大的屋內暖意融融。村裏一年一度的務虛會正在熱烈進行,説是“務虛”,可村民們道的都是實事、實問題,還夾雜著不少“辣味兒”。

  王定華是村裏的老黨員,為人直爽,講話也有威望。説起村裏的變化,他有很多話要説。“2018年,咱村通往茶園的4.5公里産業路終於修通了,太陽能路燈安了60盞。從草場壩小組到七里壩小組的路,路基也鋪出來了。希望今年村兩委再加把勁兒,把這段路徹底修好,讓群眾不走爛路。”

“幸福就是團圓創業,跟著黨奔小康”——脫貧戶丁海英的新年心願

  在陜西省寧強縣漢源街道辦二道河村黨員活動室裏,丁海英(右)在新年務虛會上發言(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主持會議的村支書蘇順志當即立下“軍令狀”。“你這個建議好,我們保證2019年能把這段路硬化!到時候讓大家來檢驗。”他的一句話,引來群眾熱議紛紛。

  丁海英扭過頭,悄悄地對記者説,路不好是鄉親們的一樁心事。過去每次開會,大家一發言就是路、路、路,2018年村裏把路的問題解決了,群眾發自心底地高興。

  期待了多年的路,寄託著二道河人對小康的嚮往。曾經的二道河村,條件差、基礎薄,村子沒産業、集體無積累,是當地出了名的“後進村”。村裏致富的路走不通,鄉親們只得沿著山路往外闖。寧強、漢中、西安,二道河人的腳步越走越遠。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丁海英的丈夫劉安貴開始遠走江蘇做電焊工作。兒子後來考上西安的大學,家裏只剩下丁海英和年幼的女兒。一家四口分居三地,團圓成了一年一次的奢望。

  “去年咱村建了22公里的自來水管網,今年應該就能吃上乾淨水。食用菌産業園、中藥材基地、茶園咱都有了,去年又有13戶貧困戶摘了帽。”80歲的老黨員郭金潤一席話,將丁海英的思緒拉回到現在。“要我説,現在的扶貧是真扶。你看咱村的光棍漢王永友,過去是破罐子破摔,後來駐村工作隊教他學水電安裝,現在活兒多得接不完。日子好了,他都想著要娶媳婦了!”

  “這話沒錯!”一陣哄笑之後,越聽越興奮的老漢郭金能忍不住插起話來,“村兩委換屆之後,幾位年輕人進了班子,確實出了不少成績。就拿我們二組來説,有個特困戶叫豆國慶,過去幾十年住的都是小窩棚。精準扶貧之後,去年他搬進了2層小洋房,整天樂得合不攏嘴!”

  大夥兒討論得越來越熱烈,不知不覺中,太陽悄悄下了山頭。駐村第一書記彭波不得不笑著提醒大家“控制時間”。

“幸福就是團圓創業,跟著黨奔小康”——脫貧戶丁海英的新年心願

  在陜西省寧強縣漢源街道辦二道河村黨員活動室裏,80歲的老黨員郭金潤(前右)在新年務虛會上發言(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這位漢中市扶貧辦下派的第一書記,是村民們眼中腦子靈光的能人。駐村以來,他敏銳地發現二道河村的好山好水,為村裏制定了“短期抓勞務食用菌、中期抓果藥和養蜂、長期抓茶葉旅遊不放鬆”的發展思路。幾年下來,村民發展起600畝苗木花卉和1200箱中蜂養殖,建起了5000畝的茶園,16戶人家開辦農家樂。

  一件件喜事,被彭波在“述職報告”中一一列出。“我家現在也有2畝茶園,去年行情好,每斤多賣了一二十元呢!現在咱漢中的綠茶可是個品牌哩!”丁海英捂著嘴悄悄告訴記者,“對了,我家2016年就脫貧了!”

  “2018年,咱村農民人均收入實現‘兩連增’,達到10600元,村集體資産也到了1200萬元。要説發展勢頭是真不錯,可我還是有點慌!”半天沒説話的蘇順志突然扔出一枚“炸彈”。

  望著大家疑惑的眼神,蘇順志道出了心中的惶恐:“我一直在思考:鄉村振興我們該怎麼辦?村民外出打工回流創業幹什麼?咱們有這麼大的山林資源,漢水源森林公園就在咱村範圍內。去年村裏提出5年規劃,未來想著重發展鄉村旅遊。可這旅遊怎麼搞?我年齡大了有本領恐慌,還是沒想好!”

  “蘇書記別急,咱一起出主意!”“對,大夥兒一起商量著來!”幾個年輕小夥子喊出聲來:邀請專業團隊,高標準設計咱村裏的綠化和民宿;環保紅線要“紮緊”,可不能為了搞民宿破壞了好山好水;申請創業貸款搞家庭旅館,再不行還可以眾籌嘛……

  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個“金點子”從村民口中蹦跶出來。

  “要説老百姓的幸福願望啊,其實也簡單,就是一家人團圓,能在家門口過上好日子!”看到村裏的新年發展安排,丁海英已經拿定了主意。“過完年,我不準備再讓丈夫出去打工了。二道河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在村裏發展農家樂、種林果、搞香菇,是條好出路。幸福是什麼?跟著黨一起奔小康啊!”

  “二道河要美,保護生態源頭水;二道河要富,三變改革是出路;二道河要強,旅遊三産定方向……”一位村民説出的順口溜,引來一陣歡聲笑語。

  華燈初上,鄉親們還在熱烈討論,似乎在擘畫著二道河美好的明天。

  丁海英的新年心願也悄悄種下。她與記者約定,明年此時,再來看她家團圓創業的幸福日子。(記者沈虹冰、陳晨)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