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戶籍新政有利於緩解老齡化壓力
西安晚報  2019-01-17 15:30:52

  2017年末,西安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107.42萬人,佔總人口比重達11.17%。昨日,陜西省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西安老齡化呈逐年提高態勢。

  人口老齡化在國際上的界定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統計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西安市老年人口不斷增多,于2010年進入老年型社會。2010年“六普”資料顯示,西安市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為71.63萬人,比2000年“五普”增加了23.66萬人,增長了49.33%,佔總人口的比重為8.46%,比“五普”提高了1.99個百分點。2010—2017年,西安市老年人口總量持續攀升,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2017年,西安市老年人口為107.42萬人,較2010年“六普”增加35.79萬人,年均增長5.11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1.17%,較2010年“六普”提高2.71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的加快,預示著社會用於供養老年人的費用增多,人口老齡化將給西安市經濟增長、社會福利、衛生保健和社會保障體系帶來嚴峻挑戰。

  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市各區縣人口老齡化程度差異較大。其中,新城區老齡化程度最高,為11.99%,雁塔區老齡化程度最低,為5.54%;城三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的老齡化比重排在前三位,均超過11%。此外,藍田縣老齡化程度達到9.52%,居第四位,可見全市農村老齡人口較多。從2000年“五普”、2010年“六普”兩次普查數據對比來看,全市各區縣老齡化程度均有所提高,周至縣提升幅度最大,提升了3.63個百分點,未央區提升幅度最小,僅提高0.59個百分點。

  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全市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增加,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自2000年以來,老年人口增速始終高於總人口增速,但差距(老年人口增速/總人口增速)越來越小,2011年老年人口增速是總人口增速的15.1倍,到了2017年降為1.3倍,説明老年人口增速正逐漸放緩。同時,戶籍新政實施效果顯著,大量年輕外來人口涌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市老齡化壓力,將為西安市研究制定老齡化政策提供更廣闊的空間。2017年3月1日,被稱為西安市“史上最寬鬆”戶籍準入新政策正式落地。新政實施以來,新落戶的人口已經突破百萬。新增的外來人口中以勞動年齡人口為主,其中15~64歲外來人口比重高達85.2%。

  儘管“十三五”期間西安市老年人口總量呈增長態勢,但是由於非老年人口增長更快,使老年人口比重增長趨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全市老齡化壓力。(記者 梁璠)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