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榆林“精準施策”提升民眾生活品質 發展中改善民生
中國新聞網  2019-01-18 10:31:08

  (全面深化改革這五年)陜西榆林“精準施策”提升民眾生活品質 發展中改善民生

  “因煤而興”的陜西榆林在優化産業結構,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同時,持續出臺惠民政策,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關注點”上頻頻發力,在提升民眾生活品質上精準施策,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民眾有更多獲得感。

  地處陜西北部的榆林市礦産資源豐富,煤油氣鹽富集一地,相繼建成了國家大型煤炭生産基地、國家大型煤電基地、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全國最大的蘭炭生産基地等,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近年來,榆林不斷深化民生領域改革,力求實現民生發展與經濟發展、人口佈局、可用財力、民眾訴求相匹配。並以“群眾視角”辦好民生實事,著力解決“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

  榆林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稱,該市以提升品質和促進公平為重點,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質。

  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陽光招生均衡編班……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榆林加快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緩解城區學校的入學壓力。

  按照強基礎、補短板、提品質、促公平的思路,榆林實施大投入、大建設、大調整、大改革,全市義務教育品質和辦學水準得到了提高,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差距縮小。

  為大力提升醫療品質和服務水準,榆林以健康榆林建設為引領,目前以市級醫院為樞紐、上聯省級及省內知名醫院、下延縣級綜合醫院的專科聯盟體系基本成型,“愛加健康”線上智慧醫療與線下流動醫療專家團隊服務實現全覆蓋,市域內就診率達到95%以上,民眾看病難的問題找到解決路徑。

  此外,榆林推進“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預約診療等措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和診療技術水準,不斷改善民眾就醫體驗。

  目前,榆林市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5%左右。該市加快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近年來,該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該市可提供養老床位近20000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5張。

  榆林市榆陽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實施“醫養結合、集中供養”服務的模式,這也打開了醫中有養、養中帶醫、優質高效、安全健康的養老服務新局面,提升了特困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度。

  高位截癱特困人員尹志明(化名)是受益者之一,經過養護和康復訓練數月後,尹志明不但壓瘡痊癒,而且還可通過輔助器具自主下床活動、看書下棋練書法。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低保對象馬輝(化名)也是受益者,馬輝被家人長期隔離控制在非居住環境,身體機能嚴重退化至肢殘一級,經正規治療和養護後,健康狀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

  除此之外,榆林市民政局、市衛計局聯合啟動開展了鄉鎮區域敬老院、鄉鎮衛生院、農村互助幸福院和村衛生室醫養融合改革試點工作,培樹了20個醫養融合典型。榆陽、綏德、米脂等縣區也積極探索“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 (記者 阿琳娜)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