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運載動力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人力資源和創新要素充裕,是國內唯一擁有航天系統完整産業鏈的城市,西安航天基地就是西安航天産業發展的最大聚集區。西安航天基地依託自身雄厚的航天工業綜合實力,以硬科技帶動産業發展,構築起具有鮮明民用航天特色的高精尖産業矩陣,通過“硬科技”與“軟實力”深度融合,“創”出發展新引擎。
圍繞硬科技産業
5年內引入企業200家以上
航天基地作為西安市“科創大走廊”的一部分,將發展硬科技産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區域創新發展的有力抓手,在立足航天産業,發展新興産業,著力培育壯大航天裝備製造、衛星及應用、航天技術應用、航天器測控四大産業集群化發展的同時,努力推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造、通用航空、雲創經濟四大産業集群化發展。
近兩年來,航天基地圍繞硬科技産業方向,精準開展招商活動。先後引進京東全球物流總部、京東無人系統産業中心、京東雲運營中心三大總部項目,在智慧供應鏈領域進行全方位、系統性佈局,打造京東集團全國最大的綜合性智慧物流産業基地;年産5GW單晶電池生産基地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擴大航天基地在光伏産業的産能優勢;陜西直升機産業園貝爾項目,助推西安構建直升機産業鏈,打造貝爾面向全國的保障和綜合服務基地;“世界新能源企業500強”易事特投資的光伏産業園項目,進一步強化西安在新能源系統裝備的産業優勢;引進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主導的華為雲聯合創新中心項目,計劃5年內引入企業200家以上。
扶持硬科技企業發展
各項利好政策相繼出臺
為激發企業活力,推動科技資源優化配置,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西安航天基地出臺了《統籌科技資源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立統籌科技資源專項資金,對企業在科技研發活動和投入等科技創新上進行獎勵。先後出臺《鼓勵企業上市發展暫行辦法》《中小微企業融資扶持暫行辦法》《促進商業保理業發展暫行辦法》等政策,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助力企業轉型升級。近兩年撥付獎勵資金約749萬元,受惠企業40余家。
為了深入貫徹“軍民融合”方針,發揮陜西國防科技工業優勢,推動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促進軍民融合産業集群化發展,航天基地自2012年同時制定了《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産業基地加快軍民融合産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軍轉民、民參軍企業開展軍民融合産業項目、參與配套、研發投入等進行獎勵。為更好適應當前軍民融合産業發展趨勢,目前該政策已經修編,即將正式發佈。
打造産業集群
特色小鎮快速發展
去年以來,航天基地將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十三五”重要戰略任務加以推進。目前在建“空天小鎮”“航天小鎮”兩個特色小鎮,均入選全市首批35個“創建類”特色小鎮範圍。
空天小鎮項目佔地3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通航科教培訓、空天科普博覽、商務金融、文化及生態旅遊、商業及生活配套區。小鎮以通航服務、通航製造為“雙輪驅動”,打造主業突出、多業聯動、産城融合、文化濃厚、風貌別致的空天硬科技特色小鎮和通航文化新城。目前,攬月閣、通航機場、京東無人機、中天引控、省警航基地、陜航貝爾直升機等重點項目推進順利。
航天小鎮項目依託航天基地強大的航天資源,發展以“位置服務+物聯網”為核心的“商業航天+”軍民融合産業體系,聚集軍民融合創新配套産業資源。重點通過匯聚衛星應用資源拓展行業應用和消費市場,形成産業聚集,打造衛星應用産業升級版。西安航天基地國際孵化器有限公司通過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航天科技成果轉化。(記者 楊斌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