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陜西省政府網站發佈關於大力發展“三個經濟”若干政策的通知。記者梳理時注意到,20條政策詳細明確了各項政策涉及的部門、具體措施及相關獎勵標準,為加快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陜西高品質發展,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增添新的動能。
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立
積極爭取中央車購稅和民航建設基金,支持省內鐵路、公路、航空樞紐設施有效銜接,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鼓勵建設多式聯運樞紐站場,開展空鐵聯運和公鐵聯運示範,對納入國家示範工程的承擔單位(企業)按中央補助資金的20%給予支持。
支持鐵路物流發展
支持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成為海鐵與公鐵聯運基地,對開通的中歐班列按財政部規定給予適當補助。加強與青島、天津、連雲港、寧波等沿海港口業務合作,開通“五定班列”,對從新築站開出的“五定班列”全程運費,結合開行情況給予適當補助。
完善國際客運航線網絡
支持創建國際航空樞紐,對完成當年航空計劃,在西鹹機場新開通且正常飛行的國際客運航線給予航空公司一定獎勵。
支持航空貨運物流發展
支持航空貨運發展,鼓勵採取多種方式吸引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入,吸引國內外貨物集聚,按完成當年貨郵吞吐量給予一定獎勵。
加快物流園區建設
開展物流園區省級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對認定為省級示範園區以上的,給予100萬元-3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在口岸貨物轉運集中區建設貨物堆場,建設1萬平方米以上的標準化物流倉儲庫,對符合國家標準的新建設施,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補助。鼓勵兩家以上快遞公司聯合共建共用智慧取貨櫃,對每個取貨櫃給予5000元一次性獎勵。
鼓勵對外市場拓展
支持我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物流集散中心、海外倉、陜西商品展示中心,對符合國際認證的,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我省建築業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承擔的國際工程項目獲得“魯班獎”“詹天佑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的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支持口岸建設
支持西安空港、陸港指定口岸建設,對已設立且運營顯著以及新申報成功且建成運營的口岸經營單位,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企業建設進出口貨物交易中心、加工中心、跨境電商合作中心,對新建成的設施給予最高不超過150萬元一次性獎勵。
降低口岸場站費用
政府購買航空、鐵路、公路口岸公共服務,免收航空口岸貨物操作費及口岸與航空貨站之間的轉運費,免收鐵路口岸集裝箱吊裝、移位、開箱查驗、短期堆存及口岸與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間的轉運費,免收公路口岸貨物操作費。
加大物流企業引育力度
支持引進國內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倉儲運營服務集成商和基地航空公司、快遞公司等大型物流企業在我省設立的總部、分撥中心、運營中心、結算中心等,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對年自營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在陜匯總繳納所得稅的物流總部企業,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一次性獎勵。培育一批物流骨幹龍頭企業,對新獲得國家5A級資格評定,且在陜註冊的物流企業,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加快公路物流發展
開展公路物流和省級無車承運人試點,對接入部、省無車承運監測平臺的企業辦理道路普通貨運(無車承運)經營許可資質。統籌高速公路及國省幹線公路沿線資源,推進驛站型公路港建設。優先將試點地區一、二級汽車貨運站項目納入全省有關發展規劃。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對國家驗收合格,正式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市、縣,分別給予300萬元和2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與國內知名在線旅遊服務代理商加強合作,對在我省年度集散旅客量排名前五位的代理商,按每名旅客50元標準給予獎勵。
推動會展業發展
鼓勵引進全國性品牌展會項目和國際品牌展會項目,對展覽面積以1萬平方米或500個標準展位為單位遞增的,分別按每單位給予200萬元(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和500萬元(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一次性獎勵。積極引進展覽企業落戶我省,對達到規模以上的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經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的企業,給予5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引導省內會展企業通過收購、兼併、控股、聯合等形式組建國際化會展集團,對完成重組達到規模以上的、經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的會展集團,分別給予2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加快物流人才引進和培養
嚴格落實已出臺的人員激勵政策。對未達到引進條件的,但涉及智慧供應鏈、冷鏈、跨境電商、航空運輸等具有高級經營管理經驗或具有專業化較強技術的物流人員,且簽訂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給予每人8萬元-30萬元獎勵。鼓勵有需求意願的我省物流企業,申請設立陜西省博士後創新基地。鼓勵各市區政府對無住房的物流引進人才,給予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租賃補貼和提供週轉房等方式的支持。
支持供應鏈體系建設
鼓勵在陜供應鏈管理企業、電子和汽車等互聯互通,與上下游共同建立産供銷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對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建設完成並投入運營效果良好的平臺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一次性獎勵。上述企業在物流集中區內新建的智慧型倉儲設施,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開展物流標準化和智慧化改造
支持托盤生産、運營企業在我省建設托盤循環公用平臺,支持物流企業對存儲、裝卸、搬運、分揀、包裝等設備進行標準化改造和更新,對符合要求的公用平臺建設費用和物流標準化改造費用,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鼓勵物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
鼓勵物流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支持物流自動化、智慧物流、綠色包裝、無人機等新技術、新産品的研發應用和在物流企業的試點示範。支持物流企業推廣使用新能源車輛。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按實際投資額(不含徵地費用)的30%給予補助。
積極推進物流金融發展
鼓勵物流企業所在地政府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建立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對個性化業務進行擔保。對獲准在我省設立的國家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國家大宗商品期貨公司、國家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批准設立的指定交割倉庫,分別給予1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落實國家有關物流業稅收優惠政策
自2018年5月1日起,交通運輸服務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0%。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減半徵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自2018年5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對物流企業承租用於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的土地,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徵城鎮土地使用稅。自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購置挂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
優化稅費徵管服務
對符合條件的在陜設立區域總部的企業,可實行增值稅、所得稅匯總申報管理。土地出讓金一次性繳納確有困難的物流企業,經縣(市、區)政府批准,可實行分期繳納。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對企業利用現有廠區、廠房改造建設,增加容積率用於工業倉儲、加工等生産性項目的,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
夯實工作責任
加強協調配合,抓緊細化具體實施及資金管理辦法。公路物流試點地區政府(管委會)要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區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及配套政策措施,按程式報批後實施,對按期完成年度規劃任務,且驗收合格的試點縣(區),省、市政府將分別給予資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