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網絡媒體走轉改】陜西漢中:推動文化特色産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新華網  2019-01-31 11:00:55

  陜西省漢中市鑲嵌在秦巴之間、漢水之濱,自古就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近年來,漢中市緊扣“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發展定位,堅持走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道路。

  近日,2019陜西省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記者團走進漢中,探尋這座城市如何推動全域旅遊與文化建設,打造成為生態宜居城市。

  “漢文化”特色産業拉動“三生融合”

  近年來,漢中市積極構建“絲路源點城市”、“中國漢文化傳播示範基地”,“一環兩城三園四極”的産業佈局,持續推進“城鄉統籌工程”。位於漢中市中心城區以北的漢中興漢生態旅遊示範區漢文化建設項目漢中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機遇,遵循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圍繞“循環發展、生態宜居”戰略,加快“三市”建設的一項大型、綜合性示範工程。

【網絡媒體走轉改】陜西漢中:推動文化特色産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項目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以漢水之源的生態美為基礎,以漢文化之源的生活美為主體,著力建設一個創意産業園區、文化旅遊度假區、新型城市社區、絲綢之路産業承接區和宜居、宜業、宜遊、宜教、宜養的五宜示範區。

  作為27Km2的文化旅遊度假區,興漢新區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重要的區域旅遊樞紐,輻射並帶動漢中10縣2區的旅遊業同步跟進,共同提升,從而真正推動漢中邁進全域旅遊時代,形成區域性旅遊目的地。

【網絡媒體走轉改】陜西漢中:推動文化特色産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目前,新區內漢文化博覽園、漢樂府、興漢城市展覽館、漢人老家街、張騫風情街等核心建築群落已基本落成,項目核心區計劃于2019年4月全面開園運營,整體項目于2020年全面建成。

  宜居新城打造“美麗漢中”城市名片

  10多年前,漢中濱江新區一片荒蕪,人跡罕至。如今,昔日漢江岸邊這片荒灘沼地已成為一張美麗的“漢中城市名片”。作為漢中“雙百城市”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濱江新區位於“一江兩岸”5A級景區的核心地帶,包括江北片區、梁山片區、龍崗生態文化園、漢江濱水生態公園以及大河坎片區五大板塊。

【網絡媒體走轉改】陜西漢中:推動文化特色産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依託漢江濱水景觀,濱江新區推進區域綜合開發的重要基礎項目——天漢文化公園,自西北向東南連接龍崗大橋和天漢大橋,突出“漢、水、綠”三大生態優勢,集建築、綠林、文化、飄帶、水景、光影六大系統為一體。在改革開放、撤地設市的歷史背景下,它印證了歷史文化名城的變遷以及城市建設的積極探索。

【網絡媒體走轉改】陜西漢中:推動文化特色産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近年來,漢中通過大力實施漢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城區“一江兩岸”建設,形成了全長約40公里、面積約70平方公里的“一江兩岸”生態景觀帶和濱水生態文化休閒區。今天,濱江新區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蓬勃發展,區域內“五橫四縱”路網體系已經形成,依靠漢江水面、兩岸濕地及文化底蘊,濱江新區將打造成集旅遊、休閒、商務服務、居住為一體的宜居新城。(汪艷)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