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根據環境監測數據顯示,2月17日14時至18日14時,西安市環境空氣品質在中度污染與重度污染分界線附近窄幅波動,18日9時至14時,持續處於重度污染水準。經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預報預警組研判分析認為:2月18日至20日,西安市空氣污染氣象條件一般,對空氣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和清除無明顯影響。預計:18日西安市空氣品質為中至重度污染,19日、20日為重度污染。
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污染強度,根據《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於提示應對重污染天氣的函》(陜重污染天氣辦〔2019〕11號)要求,按照《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18年修訂稿)》規定,經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批准,指揮部辦公室決定發佈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信息,從2月18日16時起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Ⅱ級應急響應)。
一、健康防護措施
1. 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儘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和室外作業時間,確需戶外活動或作業的,應採取防護措施。
2. 幼兒園、小學、中學及同等學歷學校停止所有戶外課程,儘量避免戶外活動。
3. 衛生部門督導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就醫指導和診療保障;增設相關疾病急(門)診,增加醫護人員;引導市民有序就醫,提高全市醫療接診效率。
二、建議性減排措施
1. 公眾儘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
2. 公眾儘量減少塗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産品的使用。
3. 企事業單位可根據空氣污染情況實行錯峰上下班。
4. 交通、地鐵、城投等單位增加公共交通運力保障,鼓勵市民綠色出行。
5. 生産過程中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各類工地等,自覺調整生産工期,可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提高污染治理設施效率,調整有大氣污染物排放生産工藝的運行時間,主動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
三、強制性減排措施
1. 公安部門做好全市範圍內低速汽車、混凝土罐車、建築垃圾、渣土、砂石運輸等高排放車輛的禁行工作;燃料種類為柴油的重型貨車禁止上路行駛;依據市環保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聯合發佈的《關於冬防期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市環公告〔2018〕4號)做好限行區域內20%社會車輛的限行管控工作,同時實施過境重型載貨車繞行西鹹北環線疏導措施;加強“高峰”時段交通疏導,減少車輛怠速時間;加大煙花爆竹執法檢查,強化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2. 建設、城管、市政、交通、水務、軌道、城改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督導全市範圍內除搶修搶險和特殊需要外的建設、出土、拆遷、建築垃圾消納場等施工單位停止涉土作業,各類工地禁止噴塗粉刷、護坡噴漿、建築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業(塔吊或地下施工等不受影響),以柴油為燃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停止使用;督導全市範圍內除地鐵、搶修搶險和特殊需要外的建設施工單位停止室外作業(塔吊或地下施工等不受影響)。
3. 城管、交通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強化道路保潔措施,採取“濕法作業+吸塵式清掃”等模式,在常規作業基礎上對主幹道和易産生揚塵路段每日至少增加1次保潔作業;在氣象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沖洗易産生揚塵路段的頻次。
4. 建設部門督導全市兩類企業(預拌混凝土、砂漿企業)停止生産。
5. 工信、環保等部門加大對重點大氣污染源的督導檢查頻次,確保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高效運轉,達標排放。
6. 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行業主管部門督導納入應急減排項目清單的污染源,實施重污染天氣II級應急響應減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