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陜南大山裏依然寒冷。走進石泉縣雲霧山下,板橋村,遠遠的就聞到臘肉飄香。在德昌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們有序腌制、熏烤、上架……一片繁忙。公司總經理高安秀介紹説,他們正在搶抓時節趕制鬼穀子臘肉。
高安秀是陜南有名的臘肉大戶,當地人親切地叫她“臘肉女王”。高安秀收農家豬做臘肉,讓板橋村這個有10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不用發愁生豬的銷售。僅僅鬼穀子這個臘肉廠,一個冬季從當地農戶家收購了五百多頭生豬,給這裡的人們增收100多萬元。
高安秀的父親高德昌,在當地熏制臘肉很有名氣,把“鬼穀子”臘肉做成了全省著名品牌。高安秀高中畢業後沒有外出打工,也沒有遠嫁,而是留在老家幫父親做臘肉,父親年齡大了,就把這份凝聚全家人心血的臘肉生意交給了能吃苦耐勞、獨擋一面的女兒高安秀。
幾年的摸爬滾打,高安秀在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大學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習成果派上了大用場。通過改進傳統熏制技術,用柴火隔煙慢慢熏烘出來,這樣臘肉顏色好,再挂在通風的房子裏去煙味,吃起來就沒有煙熏味。高安秀説,到四五月份天氣熱起來時,就把冬季熏制的臘肉放入冷庫保存,確保銷售的品質和品質。
做臘肉也並不是一帆風順,2013年那年,因為電線線路老化發生了火災,讓高安秀一家辛苦積累的200余萬元財産損失殆盡,熏烘車間的臘肉被燒,倉庫的臘肉製品也被燒損。在政府和銀行的幫助下,高安秀重建標準化廠房,很快走出了困境。如今臘肉加工的規模和銷售逐年提升,臘肉廠的規模也從一個年收入幾十萬的小作坊變成了年産值超過500萬元的鄉鎮企業,“鬼穀子臘肉”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品牌。
這幾年,高安秀還被推選為她們村的黨支部書記和縣人大代表。一人富了不算富,帶動大家一起富才算富。她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直接為當地農民在整個産業鏈上新增就業崗位500個以上。鎮上的50多戶農戶開始大規模養豬,整個鎮飼養了13000多頭,光養豬這一項就為村裏人年增收入850元,這讓鎮裏40%的農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路子。
“臘肉的生産時間主要集中在冬季那兩三個月,忙的時候廠子裏會有五十來個工人。為了延長産業鏈,我們廠還生産豆製品、魔芋精粉等産品,讓當地的工人一年四季都有活幹。”在高安秀看來,鬼穀子臘肉廠是父親大半生的心血,一定要讓它在自己手上紅紅火火地發展下去。現在高安秀的企業實現年産臘肉食品及豆製品1500噸、魔芋精粉500噸,通過互聯網、電商等方式將産品遠銷到全國20多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