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嶽廟:五嶽第一廟 陜西“小故宮”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3-13 15:49:45

  西嶽廟位於渭南市華陰市區東約1.5公里,是皇家詔命敇修,供奉西嶽大帝華山神的廟宇。西漢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建集靈宮于黃甫峪口,東漢時遷于現址,後改稱西嶽廟,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之神的要地。

  西嶽廟佈局和氣勢如同北京故宮,故有“陜西故宮”之美譽,又由於是五嶽廟中建廟最早、佔地面積最大,還被稱為“五嶽第一廟”。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正對華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西嶽廟供奉西嶽華山兵神金天王,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西嶽廟佔地面積124000平方米。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嶽廟碑”,明重刻“唐玄宗禦制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關華山的後題詩和華山圖,還有乾隆御書“岳蓮靈澍”石額。

  清代對西嶽廟進行過兩次比較大的修建,一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因為“禦制重修岳廟”碑無詳細記載,難知其詳。第二次大修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為西嶽神“近歲風調雨勻,屢昭靈應”,特別是陜西巡撫畢沅奏稱西嶽廟歲久傾頹,急需葺治,乾隆帝毫不猶豫便撥銀十二萬兩,讓畢沅酌情辦理,叮囑畢沅修西嶽廟“務俾工程堅固,廟貌鼎新”。

  1979年,西嶽廟文物管理所正式成立,並開始收回了中軸線建築的管護權,對石雕、石刻、古建築採取了保護措施,蒐集、整理了一些歷史文化資料,徵集了一批珍貴的文物。到了1980年先傭瞰四後修了金城門、欞星門及西城墻的部分塌陷段,拆除了廟門前棋盤街的17家單位36戶的居民住房。

  西嶽廟擁有長約1500米的磚砌城垣,城垣內檐牙高啄,楹柱回廊金碧輝煌。灝靈殿,玲瓏剔透,疏密適度;禦牌樓相互輝映,精雕細琢;石牌坊式樣古樸,欞星門飛檐彩棟,金水橋金葉浮護、玉帶飄香等名勝建築,工藝精湛、結構嚴謹,乃古典建築藝術佳作,中國文化遺産珍品。

  1988年1月,西嶽廟被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4月18日,西嶽廟打開了塵封半個多世紀的正門灝靈門,正式對外開放。(來源:渭南市委宣傳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2

西嶽廟全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4

西嶽廟俯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5

西嶽廟擁有長1500米的磚砌城垣,城垣檐牙高啄,回廊金碧輝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3

西嶽廟夕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6

石牌坊、欞星門、金水橋等名勝建築工藝精湛、結構嚴謹,乃古典建築的佳作

編輯: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