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記者從陜西省政府召開的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省重點示範鎮和文化旅遊名鎮(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聯組會議上獲悉:按照陜西省政府要求,2018年陜西省住建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修訂了“兩鎮”考核辦法。
據悉,新修訂的考核辦法與2016年考核辦法相比,一是明確實施動態調整,2018年“兩鎮”各淘汰3個鎮;二是重點示範鎮聚焦縣域城鎮、經濟、服務、文化四個副中心,大幅提高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分值比重,剔除部分統計難度大的指標,數量從46項精簡至24項;三是文化旅遊名鎮(街區)聚焦傳統形態、多元文態、旅遊業態、宜居生態創建,把3A級景區和特色街區作為基礎條件,明確“九個一”標準配置,考核指標從37項精簡至21項。
重點示範鎮主要考核縣域城鎮、經濟、服務、文化四個副中心和組織機構建設共5個方面24項考核指標體系。城鎮副中心建設考核內容包括建成區規模、鎮縣人口比率、鎮區建設完成投資額、鎮容鎮貌建設、鎮區綠化覆蓋率、全域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等指標。經濟副中心建設考核內容包括地區生産總值、規模以上企業個數、商業銀行網點種類等指標。服務副中心建設考核內容包括教育設施、醫療設施床位數、鎮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鎮區污水處理設施、供氣設施、供水設施和消防設施等指標。文化副中心建設考核內容包括文化設施、體育設施、科技設施等指標。組織機構建設考核內容包括市級財政配套資金額、縣級主要領導重視、擴權強鎮、脫貧攻堅、“六個一”建設、管理成效、推廣宣傳等指標。
文化旅遊名鎮(街區)重點考核傳統形態、多元文態、旅遊業態、宜居生態和創新管理機制5個方面共21項指標。保護傳統形態考核內容包括縣級以上文物保護修復、鎮區總體風貌和特色街區建設情況。傳承多元文態考核主要包括“九個一”工程建設,分別是一個反映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宣傳冊,一個展示建設情況的專題片,一個根據規劃製作的沙盤模型,一個有宣傳標語和總體規劃、特色街區、重點建設項目等內容的系列展板,一處醒目的省級文化旅遊名鎮(街區)標識的標誌,一本講述名鎮(街區)歷史、地名文化和發展的書籍,一桌蘊含地方特色飲食文化的美食,一台展現名鎮(街區)深厚文化底蘊的戲劇,一場地方特色鮮明的大型綜合性節慶活動。豐富旅遊業態考核內容包括旅遊業收入、接待遊客量、旅遊商標和特色商品、納入區域旅遊線路和A級景區創建。打造宜居生態考核內容包括鎮區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鎮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鎮區綠化覆蓋率、消防設施和全域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加強組織領導考核內容包括建設總投資、市級財政投入、縣級主要領導重視、推廣宣傳、擴權強鎮、脫貧攻堅和管理成效。(記者 田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