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面”是陜西省華陰市最為膾炙人口的風味小吃,發展到今天,已有500多年曆史,其面在當地有俗語稱之“臊子清純淺淡,麵條筋黃有力,食而眼肌肚飽,休而美味未了。”
大刀面清香爽口,口味酸辣,有幹拌、燴臊子、油潑等多種吃法。大刀面做法獨特,和面、壓面、捍麵、切面,全是手藝人練就多年的功夫,需要長年累月的勞作才能習得,一般人難以勝任。和面要用鹼水,將雞蛋清打入,可以增加面的彈性。將面反復揉成絮狀,再醒一段時間,倒出來用木杠碾壓。壓面的木杠頂頭固定,師傅騎在木杠另一頭,來回跳躍碾壓,如騎馬奔騰狀,也是廚房內一樣趣景。
待面壓得大體成形,再用兩根搟杖卷拉起來,來回推轉。大刀面的筋道與韌性,全在於反復搟壓。捍麵師傅如同打太極般氣韻十足,功夫深厚,麵糰在他手中像變戲法一樣,不一會兒就會化作了輕薄如紙,近乎透明的面皮。
接下來切面,將面輕盈地折疊在搟杖上,邊折邊撒面撲,面折十余層,就可以動刀切。大刀面,顧名思義,切面時使用的是一口二尺多長大鍘刀。大刀切面,在飯館中批量製作比菜刀方便許多。面切得寬、窄均可,寬如韭菜葉,細如龍須。這種技法有些類似于秦鎮涼皮,同樣是一口鍘刀,不同的只是大刀與米、與面的碰撞交融。切面時師傅手法嫺熟,刀隨手動,案板上通通作響,麵條翻飛跳躍,令人眼花繚亂
大刀面很薄,在開水鍋非常易熟。大刀面的臊子常用豆腐切丁,粉條切碎,加入些豆瓣醬翻炒而制。臊子澆頭,上桌前撒些香菜、蔥花,調上油潑辣子,紅艷油亮。做好的大刀面光滑細膩,一筷子挑起,氤氳著香氣,麵條筋道爽口,嚼勁十足。
大刀麵館一般都搭配有肉夾饃或鹵制豬頭肉、豬蹄、肥腸。葷素搭配,各取所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味。
吃大刀面,聽老腔,還得去華陰市,在那裏才能真切感受到人間的煙火味。華山腳底下這塊土地,一切都變得有靈性,有種獨特的氣魄。(來源:渭南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