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陜西春茶陸續開採。
記者從3月21日在東裕生態茶園舉行的2019陜西漢中仙毫開採節上獲悉,陜西春茶已陸續開始採摘上市,目前漢中仙毫銷售價格普遍在一斤千元以上,較去年相比價格穩中有升。
張為國説,陜西因為氣候原因茶葉的生長週期長,現在能達到採摘標準的茶葉數量還非常少,所以目前各個茶廠的産量都少,加之去冬今春連續幾場雪,導致持續低溫,茶葉上市較晚,價格有所上漲,目前漢中仙毫的價格一斤在千元以上,但市場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陜西漢中仙毫春茶製作加工中。
記者了解到,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因茶樹經過了冬季的休養生息,積累了充足的有機物質,再加上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內含物質豐富,它的鮮爽度、飽滿度和協調度都極高,春茶又分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歷來受到廣大茶友的追捧。
不過,張為國提醒廣大消費者,“明前”、“雨前”的概念,是江南茶區區分茶葉原料老嫩程度的一個廣義的概念,而陜西的茶園緯度高,平均氣溫低,甚至有些高山茶園清明時還未發芽,或者才剛剛開始採摘,因此並沒有明前、雨前的概念,漢中茶主要以仙毫、毛尖、炒青等分級,鮮葉原料分別為單芽頭、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等,其中以漢中仙毫品質最優,價格也最高。
東裕茗茶工人在對漢中仙毫進行精選。
在開採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漢中仙毫採摘標準高,採的嫩,採的早,都是抽芯的單芽,按照現在茶樹的生長情況,一個工人一天只能採摘一斤多鮮葉,四斤半到五斤鮮葉才能製作一斤漢中仙毫幹茶,而目前採摘一斤的費用就在百元左右,加上種植過程中施肥、除草、維護,加工、分選、精製、包裝等成本,目前一千多元的銷售價格其實並不高。
記者了解到,隨著天氣轉暖,我省主要茶葉産區漢中、安康、商洛等地的春茶都已陸續開始採摘,廣大茶友也將在全國各地的各大茶城及茶店葉裏看到産自陜西的優質春茶搬上貨架。
據悉,截至2018年底,我省茶園面積已達270.1萬畝,産量10.3萬噸,産值153.7億元。其中,漢中市茶園總面積122.6萬畝,生産加工企業819個,茶葉總産量5.65萬噸,産值74.7億元。( 陜西頭條記者 石永波 見習記者 劉賢慧)
剛製作的漢中仙毫春茶沖泡後立在茶杯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