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渭南: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3-29 11:55:50

  當下,依託互聯網、雲計算的智慧旅遊方興未艾,為旅遊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陜西渭南搭乘上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的時代列車,向著數字旅遊、智慧旅遊和全域旅遊快速挺進,形成了全域覆蓋、全業態覆蓋、全客戶覆蓋的産品體系。2018年,渭南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200萬人次,綜合收入突破570億元,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智慧旅遊“觸”手可及

  日登華山巔、夜泡禦溫泉,看華陰老腔、遊浪漫洽川,觀司馬遷祠、品民俗文化……白墻青瓦間,鄉野阡陌中,群山相連,層林盡染,宛如世外桃源,一幅全域旅遊的嶄新畫卷正在渭南鋪陳開來。

  近年來,隨著全域旅遊、特色小鎮等概念的興起,智慧旅遊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遊客從哪來?多少人?最喜歡去哪兒?

  渭南智慧旅遊大數據中心管控大螢幕清楚地予以展示,“一屏監測”來渭遊客動態及旅遊産業運行情況,實現了遊客服務智慧化、旅遊管理智慧化、旅遊行銷智慧化,將吃、住、行、遊、購、娛一網打盡。

  如今,在華山景區,這些週到快捷的服務已成為遊客“觸”手可及的智慧體驗。對於外地的遊客來説,這裡充滿驚喜,不僅因為風景美,更因為設施齊全,居住方便。

  “沒想到景區可以實現WiFi全覆蓋,查詢攻略、了解景區導覽,與朋友時時分享互動,一部智慧手機就可以搞定,真是太讚了。”來自湖北的遊客王芳高興地説。

  生態旅遊助力扶貧

  旅遊扶貧是渭南利用當地旅遊資源,發揮地域特色實施旅遊幫貧扶貧的大動作。

  位於華山腳下的華陰市華山鎮仙峪口村,以前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小山村,村民守著“民俗風景”這個金飯碗,卻靠天吃飯,外出打工,日子過得緊巴巴。

  如今,仙峪口村村民利用華山腳下獨特的地理優勢,開農家樂、辦民俗村,前來觀賞品嘗的遊客越來越多,成為華陰市首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試點。該村在“黨支部+農家樂+鄉村旅遊”模式的統一管理下,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陜西十大最美村莊。

  提起村子這幾年發展的變化,村民李續平笑盈盈地説,“沒開辦農家樂前,我們一家五口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務工,自從開辦了農家樂,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半年的旅遊收入近4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仙峪口村村委會主任張建龍説,如今村裏家家戶戶開起了農家樂,日均接待遊客達1000余人,全村年人均收入翻了兩三番,走出一條生態旅遊助推脫貧致富之路。

  全域旅遊飛速發展

  2018年,渭南旅遊業飛速發展,取得了驕人成績。華陰景城一體、大荔産業融合、韓城文旅融合、臨渭城鄉融合等創建模式受到肯定,渭南新增旅遊特色名鎮5個、鄉村旅遊示範村9個。此外,旅遊規劃體系日趨完善,重點旅遊項目進展順利,渭南市智慧旅遊數據中心建成運營,新增3A級以上景區16家。

  對於渭南旅遊業所取得的優異成績,渭南市市長李毅表示,圍繞“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發揮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引領作用,推動渭南市華夏文明傳承地建設和關天經濟區及西安東部重要門戶建設,把渭南打造全國旅遊強市、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

  當華山之巔清風拂過耳畔,當旅遊廁所成為引領文明的新風尚,當旅遊警察為遊客保駕護航,當一部手機可以遊遍渭南,好山好水好生態,全域旅遊譜寫魅力渭南新篇章,渭南旅遊的未來發展,前途似錦,美麗如畫。(張英傑)

編輯: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