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支付寶簽章營業執照、首個24小時無人值守政務服務區、首個身份證電子證照政務應用……4月11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第二場新聞發佈會,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首創性”探索,碩果纍纍。
一批自貿“西安樣本”
在全國全省複製推廣
新聞發佈會上,西安市商務局局長、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理委員會主任呂恒軍介紹,兩年來,緊扣陜西自貿試驗區發展定位和國家發展規劃,緊貼企業經營需求,大膽推動改革,深入探索實踐,完成了127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136項創新案例。其中,創新推進中歐班列發展模式、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併新模式、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3項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設立“互聯網+政務服務”驛站、政務服務容缺受理、24小時自助信包箱、徵信服務與政務服務聯動、內保外貸金融創新、信用金融服務創新6項案例在全省複製推廣,形成一批自貿“西安樣本”。
呂恒軍説,一系列政府職能改革創新,在政務服務領域促生了眾多陜西乃至西北第一:首張支付寶簽章營業執照、首張僅憑身份證辦理的個體營業執照、首張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營業執照等,這些首創業務極大提高了企業獲得感,為西安市營商環境優化作出了很大貢獻。
西安區域兩年來
新增市場主體34835家
兩年來,制度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灞柳基金小鎮目前已吸引270余家基金企業入駐,基金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成為全國16家知名基金小鎮之一。
截至2018年底,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擁有金融機構235家,其中持牌金融機構208家,實現營業收入277.5億元。
一系列的改革創新舉措,吸引聚集了大量市場主體,自貿試驗區成立兩年來,西安區域新增市場主體34835家,註冊資本4404.94億元,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465家。自貿試驗區揭牌以來,新增專利申請5994件,新增專利授權1746件,新增高技術企業2969家,高技術企業營業收入547.12億元。
讓更多辦事群眾
零跑路零見面
對於下一步工作,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巡視員孫益國表示,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將更多的市場主體類型和登記業務類別納入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讓更多辦事群眾辦理註冊登記實現零跑路、零見面,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捷、舒心。(記者 張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