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陜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西安市浐灞生態區管委會、陜西省水上運動協會主辦的2019“灞河競渡”賽艇挑戰賽決賽暨兩岸賽艇文化研習營結營4月21日在西安市浐灞水上賽艇中心舉行。來自台灣、香港、大陸6個城市的13所院校近600名隊員及陜西省水上運動協會的老槳賽艇隊一同參賽。
比賽現場 央廣見習記者王文爽 攝
西安交通大學賽艇隊創立10年來,西安交大賽艇人把小我融入團隊,同舟共濟、全力以赴,在各項比賽中表現出色並獲得70多項國家榮譽。西安交通大學賽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小力説:“我校自2014年發起‘灞河競渡’挑戰賽以來,該賽事已經成為兩岸三地青年友誼的橋梁。希望兩岸的青年學子們通過本次研習營增進了解,共同將賽艇的文化內涵和競技水準推向更高處。”
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首個由高校獨立自主舉辦的賽艇比賽,“灞河競渡”曾被亞洲賽艇聯合會譽為“中國民間賽艇賽事之最”,被西安市委列入“大西安城市 IP”。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陜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黃小平表示,陜西省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正著力發展體育賽事,將把“灞河競渡”打造為高校交流的品牌賽事。
賽艇是聯結學校、學生的橋梁。交大賽艇前輩、賽艇俱樂部校友代表王為強烈地感受到了賽艇承載著西安交大賽艇人驕傲、感恩與快樂的心境。作為賽艇隊第一屆隊長,他為西安交大賽艇創新性的變化感到驕傲,感恩母校俱樂部的培養和體驗到了賽艇帶來的快樂。
今年適逢西安交通大學學生賽艇隊成立10週年,在21日的開幕式上還發佈了西安交通大學賽艇卡通形象交小槳與交小舵,與會嘉賓共同鳴笛慶祝交大賽艇10週年。
大賽獎盃 央廣見習記者王文爽 攝
據了解,本次挑戰賽分為八人單槳男(女)子公開組、菁英組、大師組、書院組、新人組,四人單槳男(女)子公開組、菁英組、大師組和八人單槳男(女)子菁英組環湖計時賽。此外,本次大賽的參賽艇只次數達120條,再創歷史新高。
西安交通大學2014級畢業生王為專程從廣州趕回母校參與了此次賽事,並與隊友們一起奪得了男子八人單槳大師組季軍。王為説:“在賽艇隊,我在教練的諄諄教誨與鼓勵中不斷成長,強健了自己的體魄,感受到了傳承發揚西安交大賽艇的一份責任,更收穫了真摯的友誼。”
“在這次活動中,我交到了很多內地和台灣的朋友。我們志同道合,約定以後保持聯絡和溝通。”香港浸會大學的大三學生蘇雯婧激動地説。中國文化大學的學生也表示,這幾天和來自各地的同學聊了很多,其中聊得最多就是賽艇。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朋友們對於賽艇有著自己的經驗,我深受啟發。
古城西安、百年交大也讓來自港臺的同學印象深刻。香港中文大學大二學生區敬鈞説:“西安交通大學很符合我心中大學的內涵。我們參觀交大賽艇俱樂部發現,他們的訓練場地和設備都很不錯,我們以後一定要多多交流,共同進步。”
青年學生合影 央廣見習記者王文爽 攝
此次大賽,西安交大教職工代表隊摘得了女子把人單槳大師組決賽季軍,這讓隊員樊愛玲和隊友們激動不已。她説:“我們的隊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上,雖歲月不饒人,但我們有堅強的意志,‘朝五晚九’的訓練總算沒有白費。”
據了解,2018年4月,西安交大首次舉辦了兩岸青年賽艇文化研習營,被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列為“對臺重點交流項目”。今年,西安交通大學再邀請了台灣、香港地區多所知名高校賽艇隊前來交流學習。活動期間,還舉行了賽艇文化講座、賽艇文化論壇、室內劃船器訓練、交大“西遷精神”探尋、陜西省文化體驗等活動。(見習記者王文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