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馬伯庸攜手文博專家 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
三秦都市報  2019-05-16 18:07:0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34524_sqlin_1557923580469_b

文博專家講解文物

  為深度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創新宣傳模式,擴大宣傳效果,5月14日,陜西歷史博物館和陜西省圖書館聯合舉辦“文化遺産主題宣傳”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首位受邀的嘉賓是作家馬伯庸。活動當天,馬伯庸和陜西歷史博物館專家賀達炘帶領數十位讀者參觀展覽,並從文學和歷史的角度解讀文物背後的故事。

  “博物館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只有走進博物館,才能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馬伯庸是《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等書的作者。此次“文化遺産主題宣傳”活動根據馬伯庸的系列作品,選擇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中的10余件文物。“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是因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何家村而得名,當時一單位的基建施工人員在挖掘地基時,忽然發現了一個陶甕和一個提梁銀罐,裏面裝滿了金銀寶物,他們立即將這一發現報告了文物部門……”“唐代的馬不僅廣泛地應用於戰爭、交通、運輸、驛傳,還大量用於宮廷貴族的社交和娛樂活動中,其中唐玄宗時期的舞馬最為特別。這件鎏金舞馬銜杯銀壺上就有舞馬形象……”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第三展廳、何家村遺寶展廳以及國寶序言大廳,馬伯庸和陜西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賀達炘一起為來自合作院校的30余名少先隊員和粉絲們進行了現場講解,並一一回答了大家的提問。

  據了解,該活動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結合陜西省圖書館的圖書,通過實地參觀博物館,舉辦講座、讀書會等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創新了文物宣傳和社會教育的模式,為不同機構搭建了跨領域交流對話的平臺,維護了文化多樣性,推動了不同行業間文化互聯互通、包容互鑒。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強躍表示,此次博物館、圖書館聯合開展為讀者講述歷史的活動,希望影響更多的人關注歷史、圖書,走進博物館、圖書館。(記者 趙爭耀)

編輯: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