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地鐵6號線一期 首批列車星空藍亮相 已進入動車調試階段 計劃年底開通試運營
調試中的西安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列車 記者 張宇明 攝
西安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示意圖 西安地鐵供圖
5月13日,由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生産的西安地鐵6號線一期首批列車“星空藍”已順利到達西安,車廂細節也首次曝光。目前地鐵6號線一期進入動車調試階段,計劃2020年年底建成試運營。
“星空藍”車身
淡雅紫色座椅
早上9時,在6號線仁村站站臺內,記者看到由中車大連公司製造的兩列西安地鐵6號線列車,車身腰線為藍色“飄帶”,並繪有地鐵圖案,因此6號線列車被稱為“星空藍”。
列車內,座位和地板為淡雅的紫色,扶手拉環也是淡紫色,而愛心座位則採用了鮮明的黃色。扶手也做了改進,LCD屏從門口上方移到了座位中間正上方。
本次首批地鐵電客車動車調試,這是繼6號線一期工程實現“電通”和通信系統“三通”後,又一個關鍵節點,為後續信號系統功能調試、綜合聯調及空載試運行提供了有利條件。
據悉,待調試完畢,經過驗收及取證等一系列環節把控,條件成熟後,將進入空載試運行階段。目前6號線一期電客車到達兩列,後期還將陸續到達,一期計劃投入25列電客車。
加裝空氣凈化設備
動力更強
據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新線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楚萬喜介紹,6號線列車加裝了空氣凈化裝置,可為乘客營造一個良好的乘車通風環境。
“西安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電客車為B型車,4動2拖6節編組列車,動力更強。”楚萬喜説,6號線一期工程電客車共有4節動力車廂,整列車額定載員1460人,最大載員為2062人,座席256人;電客車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平均時速大於每小時38公里。
首次採用新型檢測系統
可實現早期預警
本次開展的動車調試,首先由地鐵工作人員對電客車進行型式試驗,主要包括空載及重載試驗、平均旅行速度試驗及動力學試驗,以確保車輛可以滿足運營使用需求的載客能力、運行效率、安全性能等多項指標,信號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多項技術指標充分驗證後投入載客運營。
此前,為確保動車調試如期進行,西安地鐵各相關單位與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克服了工期緊、任務重、防疫壓力大等重重困難,在首批列車出廠前已完成車輛、信號、PIS等多項介面試驗,為動車調試減輕了壓力。
為提高運營服務品質,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電客車首次採用走行部檢測系統,可實現關鍵走行部件故障識別和早期預警,並安裝了車地傳輸裝置,具備運行及故障信息車地傳輸功能,可實現地面檢修維護人員實時掌握車輛狀態功能,進一步滿足地鐵工作人員有針對性、低延時的列車運行維護需求。
截至目前,6號線一期安裝工程完成65%,公共區精裝修完成20%,全線400V已送電,無線調度已全部覆蓋,為信號系統動車調試和綜合聯調打下堅實基礎。
“地鐵列車的調試十分複雜,需要投入六七千人次來進行調試。”楚萬喜説。據悉,目前地鐵6號線一期已進入動車調試階段,計劃2020年年底建成試運營。
相關連結
6號線一期共設車站15座
西安地鐵6號線以勞動路為節點,向西南為一期,往東北經西大街、東大街到紡織城為二期工程。
地鐵6號線共設32座車站,2個車輛段以及停車場。分別為西安南站、西電科大南校區·未來之瞳、西安國際醫學中心、仁村、郭杜西、西部大道(西太路口)、造字臺、丈八六路、丈八四路、丈八一路、省體育館、木塔寺、甘家寨、科技路、西北工業大學、大唐西市、安定門、橋梓口、廣濟街、鐘樓、大差市、長樂門、交通大學·興慶宮、咸寧路、公園南路、萬壽南路、衛星測控中心、田家灣、穆將王、紡六路、紡二路、紡織城、側坡車輛段、紡織城停車場,其中因國鐵西安南站尚未正式命名,“西安南站”為暫定名稱,待國鐵站名正式命名後,用國鐵正式站名命名。
其中,項目一期工程全長20.1公里,南起西安南站,北至西北工業大學站,共設車站15座,均為地下站,開通後可與3號線科技路、5號線西北工業大學及在建中的8號線省體育館等車站實現換乘。(記者 高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