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陜西省華陰市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創新“動作”,苦練“內功”,通過抓基層基礎、促規範建設,抓典型引領、促工作創新,抓激勵問責、促推進落實,推動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提升,確保全力打贏脫貧攻堅、五城聯創、項目建設、全域旅遊、治污降霾等五場攻堅戰。
華陰市在鎮辦、村級、社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機關、國企等6大領域制定黨建措施30余條,對標渭南市基層黨建工作基本規範做好補充完善,通過基層黨建觀摩巡診,力促華陰基層黨建工作基礎強、特色明、走在前、邁在先。
在各黨組織中開展一個黨委謀劃一項創新、打造一個亮點、培育一個典型的“三個一”創新活動。新設立30萬元的黨建工作創新基金,定期評選獎勵黨建工作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基層黨組織和創新成果。
該市的黨員幹部“三級夜校”已經成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鮮明品牌,楊禹、于丹、樊代明等知名教授學者先後走進華陰開壇授課。截至目前,各級黨組織共開辦夜校720余期,受訓人員達2.1萬餘人次。
該市投資10多萬元,在渭南市率先建成村(社區)基層黨建遠程視頻管理平臺和指揮平臺,實現了124個村(社區)幹部管理的全覆蓋。“我們社區幹部平時都得在接待大廳或者辦公室裏,無事不能串崗亂跑,隨時為群眾辦事提供方便。”華陰市太華辦華福園社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説。現在,無論是在華陰市委組織部遠程教育中心,還是在組織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鎮(街道)黨委書記的手機終端,都可以隨時了解到全市村(社區)幹部在崗工作和服務群眾情況。與此同時,該市先後投資445萬元完成13個村(社區)活動場所建設攻堅提升任務,村(社區)的幹部補貼和辦公經費全部落實到位,10個社區和大多數的的村都設立了規範的便民服務廳(室),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57.8%和73%。
後進村黨組織書記到先進村蹲點跟班培訓是華陰市黨建工作的又一大特色。在孟垣鎮曉鵬村、羅敷鎮竹峪村掛牌設立農村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今年先後有3批次28名一般村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到先進村蹲點跟班培訓。通過先進村黨組織書記手把手地教,言傳身教的帶,讓受訓人員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提升了能力,此舉開創了村級幹部進村培訓新模式。
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和問責辦法等制度的相繼實施,任務交辦、評估反饋、抽查通報和領導包聯等四項制度的全面落實,給該市基層黨建工作裝上了“加速器”。組織部門逐月下發基層黨建工作任務交辦單,定期進行督辦檢查和暗訪抽查,逐月在該市追趕超越點評會上進行考評,層層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岳廟街道辦事處孟振華説,由於剛開年自己一直忙於項目建設等具體工作,認為黨建工作是“軟體”,可以緩一緩、放一放,結果在前兩個月的追趕超越點評中,基層黨建、三項機制等幾項工作排名靠後,其它各項指標也不盡人意。經過認真反思,自己深刻認識到基層黨建是基礎、是關鍵,合格的黨委書記就一定要抓牢自己的本職,抓好自己的“主業”。隨後,在全辦開展“基層黨建規範提升月”活動,逐項對標規範,逐項提升達標,真正做到黨建和其他硬“任務”同部署、同落實,結果在5月份的追趕超越點評中黨建工作指標位次前移不少,其它各項指標也進步很大。
華陰市還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新模式,每個村(社區)都建立了黨建微信群,鎮(街道)設立流動黨員網上黨組織,開通了“華陰先鋒”微信公眾號,現代化的科技信息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讓華陰的基層黨建工作步入到信息化的快車道。(供稿 華陰市委外宣辦 王渭 編輯 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