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用剪紙講西安故事

三秦都市報2017-10-24 14:23:05

文化_fororder_6f6f6e44a4980186edc743ca518d3f20_img_14_760_232_155

  呂國嶺展示作品    本報記者黨運攝

  治印有陰刻、陽刻兩種。前者呈現凹形,後者則是凸形。這本是書法上的講究,西安民間藝人呂國嶺卻將此法用在了剪紙中。一把剪刀,憑空而下,剪出一陰一陽兩幅作品,線條如行雲流水,堪稱絕活。

  每天都有人慕名參觀

  西安大唐芙蓉園,呂國嶺的工作室,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地朋友慕名參觀。

  昨天(10月23日)上午,呂國嶺身穿棗紅色盤扣中服,當著三秦都市報記者的面,現場操刀創作。

  芙蓉園,曾是唐代詩人們“流飲作對”之地,這些詩句,給呂國嶺剪紙的動作,加入音韻、旋律和動感。

  先剪一幅“biangbiang面”。這“biang”字,筆畫多達57畫,是最具關中民俗特色的文化符號。呂國嶺拿起剪刀,在一張杏黃色銅版紙上,仔細端詳,隨後剪刀上下揮舞,看客們裏三層外三層地擠在跟前。剪到高潮時,他舉起紙,剪刀在翻轉變化間,像蛇舞一般,時而飄逸時而蒼勁,一氣呵成,約5分鐘左右,剪紙完成。

  呂國嶺小心翼翼地將這張紙從中間部位拎起來,一陰一陽兩幅作品,躍然跳了出來。這個字的每一個筆畫之間都是連貫的,最細的地方,如頭髮絲一般。

  通過剪紙講西安故事

  呂國嶺60歲,西安人,8歲時跟著奶奶學剪紙,就愛上了這門藝術。後來,他又接觸了書法,。2003年,他下崗後仍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他嘗試將傳統書法與剪紙結合起來,以“剪紙書法”馳名。

  將工作室開在大唐芙蓉園,每天接觸全世界的遊客,但凡給外地遊客剪紙,他都喜歡給遊客們剪含有“長安”二字的唐詩,而且要一邊剪,一邊解説這些唐詩,“西安是個文化底蘊非常厚重的城市,我想通過剪紙這種民間藝術,説説西安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座城市的詩意和文化。”(本報記者 宋雨 實習生 趙一蒙)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