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

國際在線2017-11-26 15:27:41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薇 李妍):11 月 24 日至25日,由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主辦、中歐國際醫院管理中心協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承辦的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交大一附院召開。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關注醫院人文、改善患者體驗、維護患者權益、共建人文醫院”。整場論壇分為開幕式、基地授牌、專題報告、經驗交流、參觀醫院、閉幕式等環節。

  11月24日上午,在交大一附院舉行了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業委員會會議,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當選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業委員會輪值主委、行風建設辦公室主任。                            

  11月25日,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交大一附院科教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理事長、解放軍總後衛生部原部長李建華、陜西省衛計委副主任劉嶺、西安交大校長助理、醫學部副主任呂毅、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業委員會輪值主委、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胡書孝、交大一附院協作醫院、醫聯體成員及相關兄弟單位領導3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儀式由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秘書長袁彥龍主持。

 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_fororder_圖片1_副本

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在會議上致辭(交大一附院 供圖)

  首先,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代表醫院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歡迎,他説:“交大一附院從2005年開始,先後通過協作醫院、區域醫聯體、託管醫院、對口支援等途徑,精準配置和下沉醫院優質資源,構建起涵蓋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立起區域性協同醫療、教育網絡體系,通過現代技術手段簡化轉診轉院手續,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技術扶持、品牌輸出、人才培養、合作管理’等方式帶動分院學科的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如今,‘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越來越深入到醫院發展的各個層面,服務模式正在從以疾病為中心逐漸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患者對診療體驗的滿意度逐步提升,醫患雙方不斷實現共贏。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討,共同推動人文醫院建設、傳播醫學人文精神,做好人民健康的捍衛者與呵護者。”

 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_fororder_圖片2_副本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理事長李建華在會議上致辭(交大一附院 供圖)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理事長、解放軍總後衛生部原部長李建華表示:“醫院人文建設專業委員會自去年成立以來,組織專家學者做了大量調研和研究工作,先後到近百家醫院調研,積極踐行醫學職業精神,推動醫院人文建設,改善患者體驗,醫院思想文化建設和人文精神建設任重道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關注,大力支持,為推進醫院人文建設工作添磚加瓦。”

 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_fororder_圖片3_副本

醫院人文建設實踐基地頒牌儀式現場(交大一附院 供圖)

  隨後,李建華會長、馬辛格書記共同為交大一附院列為醫院人文建設實踐基地揭牌,這是專委會成立以來授予的第一個醫院人文建設實踐基地。

 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_fororder_圖片4_副本

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在會議上致辭(交大一附院 供圖)

  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時説道:“人文是醫學的魂,沒有人文精神,我們現在的社會是沒有溫度的,我們的技術也不知道用到什麼地方去,所以救死扶傷是我們現在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文精神的根本所在。”

  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作的題為《十九大精神與新時代醫院文化建設》的專題報告為首屆醫院人文建設與患者體驗學術論壇拉開了帷幕。上午是4個專題報告,下午是11家醫院的實踐經驗交流,來自全國各地百餘家醫院的300余名與會者共同探討交流先進經驗和做法,從醫院管理、醫療臨床、護理服務、關愛病人、人文傳承與創新、醫學人文教育、患者體驗與品質提升等多維度、全方位的視角對醫院人文建設和發展進行了探討,既有理論、也有實踐,更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