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總體要求,省文化廳對全省五年來文化助力扶貧工作進行了梳理調研,發現了一批在文化助力扶貧、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成績顯著、具有良好社會影響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傳承典型示範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傳承人工作室。
為宣傳推廣文化助力扶貧示範單位的典型經驗,從而鼓勵更多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與生産行銷的相關企業發揮自身作用,積極參與文化助力扶貧工作,省文化廳和省扶貧辦于2017年12月8日在咸陽市武功縣共同組織召開了文化助力扶貧工作現場會。
會議由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顧勁松主持,省文化廳黨組書記明平英、省扶貧辦總規劃師楊向嶺、咸陽市副市長王宏兵等領導到會並講話。會上,寶雞市鳳翔泥塑傳習所等16家單位被授予陜西省文化助力扶貧示範單位,咸陽市武功縣蘇繪民間手工工藝精品專業合作社、寶雞市鳳翔泥塑傳習所、渭南市臨渭區巧娘草編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榆林市吳堡縣老霍家手工掛麵專業合作社、漢中市南鄭區黃官藤編專業合作社等8家單位作了經驗交流。全體代表現場參觀學習了咸陽蘇繪民間手工工藝精品專業合作社、武功縣馨繡民間手工布藝開發有限公司等非遺傳承人創辦的生産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典型經驗。
省扶貧辦總規劃師楊向嶺對省文化廳的扶貧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省文化廳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總體要求,充分挖掘行業優勢,深入推進民生文化,省文化廳領導班子全力擔當,精準發力,奮力作為,將基層公共文化發展、文化藝術創作、特色文化産業發展、非遺傳承利用等工作與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有效結合,走出了一條“文化+脫貧”的扶貧之路,對陜西脫貧攻堅任務的落實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省文化廳黨組書記明平英就陜西文化助力扶貧工作的基本情況、特色文化扶貧的發展態勢進行了分析,對陜西下一步文化助力脫貧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全省文化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任務要求,以此次經驗交流現場會為契機,再接再厲,不辱使命,紮實做好各項文化扶貧工作,努力為陜西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