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岐山農民“觸”網銷售農産品

陜西日報2018-01-09 15:00:58

  2017年獼猴桃收穫時節,岐山縣蔡家坡鎮新化村農民邵錄平在互聯網上接了一個訂單,售出自家500公斤獼猴桃,每公斤售價達20元,比往年銷售給果販多收入了8000元。如今,在岐山縣渭河以南的獼猴桃産區,像他這樣的農村電商不在少數。

  岐山縣是寶雞市農村電商起步較早的縣,岐山縣農民從2014年初就開始在互聯網上淘寶,但只限于在網上購買東西。而自家的農特産品和地方工藝品的銷售,仍然依靠傳統的銷售方式來完成。

  為了讓更多的農特産品通過互聯網實現網上交易,岐山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到安徽省等地考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按照“立足岐山,走向全國”的思路,加快農村電商發展,並設立了全縣阿裡巴巴農村淘寶服務中心、電子商務産業園、電子商務孵化園、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基地。通過培訓,全縣農村電商人才隊伍迅速發展壯大。

  蔡家坡鎮永樂村村民王忠旗是岐山縣農村電商産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幫助本鎮魚龍村的農民成立了花椒專業合作社,100多戶椒農的産品通過電商平臺實現了網上銷售,使每戶椒農增加收入近萬元。他創辦了9個公司,所生産的岐山臊子面、岐山香醋、“傻大嫂”捍麵皮等全部進行網上銷售,年線上交易額達到5000多萬元。蔡家坡鎮另胡村農民李文靜返鄉創業,去年建成了一條“岐正香”捍麵皮生産線,每天線上銷售6000多張,遠銷法國巴黎等地,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目前,全縣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有107家,電商個體戶有850多家,全縣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綜合排名連續兩年位居寶雞市第一,躋身全省“十強縣”行列。去年10月底,據阿裡巴巴集團的數據顯示,岐山縣的電商數據綜合排名位居全省第六位、寶雞市第一位。(記者 程偉 通訊員 邵輝)

—  相關新聞  —